第二個特徵,則是語言的變遷。與許多年前,一個人或許一輩子都離不開方圓百里的文化圈不同,網際網路時代,一個人可以足不出戶,和全世界的小夥伴扯淡。
因此,方言就開始了逐步失落,直至消亡的命運軌跡。
有許多人心痛,有許多人擔心,心痛擔心這些優質的傳統文化,會不會消失掉。
林彥認為,這種擔心可以有,但是沒有必要。因為,就算是方言,其實它也一直在變化。語言知識一種工具,語言本身的形態並不重要,能夠讓人儘量無障礙溝通的語言就是好語言。
但是,作為語言載體的文字,其實對於語言本身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比如說泰語,它實際上繼承自京文和漢喃語。不過,因為歷史原因,和某種程度上,漢字確實門檻比較高。所以,泰語進行了很徹底的拉丁化。
徹底拉丁化的泰語,就產生了一種變化,就是原先單個文字所代表的意思消失了,轉而變成了詞彙的意思。
比如說“明”這個字,他們光知道這個讀音,但並不記得具體意思,要聯絡到“光明”這個詞,才知道明是明亮的意思。
因此,有中國前往泰國的留學生,告訴她的同學,名字裡“明”的發音是什麼意思,“明”這個字,是日和月在一起,她的同學就覺得原來自己的名字這麼浪漫。
因為漢語中有許多同音字,因此在拉丁化的過程中,許多同音字,都變成了一個讀音。
例如有個太過老師講一個古代的和尚死去的時候,文章裡出現了“明”這個讀音。他想了半天還是摸不到頭腦,難道說,和尚的死是為了追尋光明?
如果有漢字進行表意的話,就不會產生這種歧義了,和尚死去的文章裡說的“明”,不是“明”,而是“冥”,而冥的意思自然就不用解釋。
年青一代人,不願學習方言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太麻煩了。想一下,明明日常生活裡一種語言就能幾乎解決全部交流,為什麼要學第二種非常小眾,用的人很少的語言呢?
難道就是為了在不懂這門語言的人面前罵他,他聽不懂,不會被揍麼?
不過,這是在一個國家內說,語言越來越趨同。
而在整個世界範圍來說,恐怕,出現統一的地球語,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現代國家,特別是以民族主義立國的國家,必須有自己的語言。因為,沒有了自己的語言,那麼國家是否存在,也幾乎沒有意義了。
要知道,在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朝鮮半島上的人,有的人舉著中國文字的橫幅喜極而泣,有的人拎著日語的條幅低頭耷腦。
他們自己都把自己當成是中國人,或者是日本人,而沒有把自己當成朝鮮人。
在這個時候,有一位姓金的人,高舉朝語和民族主義的大旗,才讓朝鮮半島獨立起來。
後來,又因為美蘇的關係,分為了南面的軍政府,後來的“大韓民國”,北面的“朝…鮮民族主義共和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實,歷史是很有戲劇性的。在剛剛建國之初,有的是脫南者,而不是脫北者。
因為朝鮮的經濟水平更高,生活更好,依附在蘇聯的工業體系下,有足夠的石油,因此能生產足夠的化肥,因此日子過得比韓國要好。
當時,朝鮮電影裡的韓國。基本上都是破敗不堪的,滿街掛著日本文字的。
而隨著後來的朝鮮戰爭,以及蘇聯的解體,韓國得到了更多的支援,獲得了更多的資源,情況才發生了轉變,朝鮮連年饑荒,以至於出現了脫北者。
事實上,如果仔細來說,中國東北部的大部分朝鮮族人,其實和朝鮮半島人,區別並不大。
按理說朝鮮語或者說韓語,這麼普及,為什麼當初少有人認為自己是朝鮮人,韓國人。
大概是因為,擁有話語權的知識分子,以及統治階…級,用的不是漢語,就是日語吧。
畢竟,農民的聲音再大,也沒有人會聽到,而知識分子再小的聲音,都是滾滾巨雷。
這樣說來,其實某個國家的民族政策,和強制學習本民族的語言的政策。其實,是違反了客觀規律的。
因為,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工具。如果你想儲存語言,沒問題,把它儲存在故紙堆裡就行了。
事實上,許多民族的語言也確實如此。可能本民族都沒有人會說,只有那些相應的語言專家,才懂得他們的語言。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就不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