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每一棟吊腳樓藏著一節歷史,一段故事。

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血淚與悲壯。

城是戰爭的起始,也是戰爭的終結。戰爭息了,城留下了。“萬馬歸朝”的風水寶地永順老司城。土司“寵幸”的永順新司城顆砂。“土家文化孤島”的永順雙鳳。洗盡鉛華的“河岸上的村子”列夕。霸氣十足的王村……

於大觀山半腰彎彎的甬道上,眺望王村——酉水之濱,鱗次櫛比的土家吊腳樓依山逶迤,重重疊疊,直貫山腰,成五里長街。青石板鋪就的街沿,歲月流轉,鋥亮著清冷的光澤。一條幽深的古巷,在懸崖上纏綿起伏。一樽旁若無人的吊腳樓,宛若一位臨水而憩的哲人。一抹瀑布,從王村東跌向酉水,勢若奔馬,亦如巨龍翻波,氣吞雲霧。別緻的走馬轉角樓,在閣式穿鬥結構的建築裡,掏出一節長長的木柱形成吊腳而得名。高翹在走廊兩端頂蓋瓦面的奇崛的飛簷,在華燈初上之時橫空刺出,高揚著睥睨群雄的傲氣,飆出一股唯我獨尊的王者風範。

這是酉陽雄鎮,劃疆而冶,鑄五千斤銅柱為證的金屬古城!

苗寨裡不屈的鳳凰

隨酉水而下,至青魚潭後再朔古陽河上,至源頭古丈默戎鎮。

從苗歌、花鼓、猴兒鼓、苗拳中穿過,便置身於九龍村了。

村寨背後有座高山,九龍河自山麓繞過,“河跋”200米,山崖聳峙,峭壁有洞,洞如嘴開,洞不深,高20米,怪石嶙峋,千姿百態,有如人間仙境。洞口平臺處,10具半遮半露的棺木一字排列開來,身世啞然。白花花的骷髏,仿若附著苗人不屈的靈魂。中有一副棺木儲存完好,無腐爛痕跡,開啟棺蓋,有副骨架,大頭粗骨,隨葬僅有一鐵兵器,鏽跡斑斑,刀柄為紅布纏繞著……

關於住:包容全是膽識人(3)

這是1985年。考古發掘者為古丈縣文化局的伍秉純。17年後,即2002年,伍秉純成功破解了棺欞主人身世之謎,他便是如雷貫耳的“苗王”龍廷久(1872—1920)。

苗王龍廷久,與譚嗣同、杜心武、黃興、秋瑾、向愷然等並稱湖南近代十大武術名家,古丈縣西英保(今默戎鎮)九龍寨人。貧寒苗家出身。他6歲時便在父親的培養下練站“黃豆樁”、“援手”。15歲時盡得父傳,走樁似猛虎,出拳如流星,舞棍像毒蛇。

1887年,龍廷久拜原太平軍翼王石達開部將歐慶遠為師。3年藝成後,他赴四川峨眉山學藝,拜高僧光明真人為師,習擊水技1年,手插豆功1年,練“神鞭”1年。用一長麻繩套上鐵齒耙,對準碗口粗的樹幹往上套,直練得該樹被連根拔起,此稱“神鞭”。之後,龍廷久回九龍寨,拜雲遊道人胡任明為師,苦練3年,學成“36把飛刀絕技”。隨後,龍廷久在沅陵溪子口教拳時,遇白蓮教義士、武當高道抨手梁化明。二人同到古丈風景綺麗的天橋山,拜師入了白蓮教,學習武當內家拳又是3年。

1904年,30歲的龍廷久將峨眉拳的外力,武當拳的內氣,岳家拳的短打,糅合到自己祖傳的苗拳中,創造了一種新穎獨特的苗拳。

剛毅正直是湖南人的本性。龍廷久更是這樣,他處處為貧苦苗民做主。丫角山苗民危顯榮被保靖土匪王明福捉到米西溝。龍得知後立即派徒弟將王明福的丈母孃及隨從捉到九龍寨,迫使王明福交出了危顯榮。土匪楊松廷曾被龍廷久懲罰過,他不思悔改,繼續為害鄉里。一次楊松廷在沅陵縣傅家坪搶了一名婦女。龍廷久聞訊後抓住了楊松廷,救出了民女。民國七年(1918),龍廷久在九龍洞殺豬宰牛,接納李家寨“客民”加入苗堂,並經常為各族人民排難解紛,扶危濟困。

民國八年,即1919年,湘西一帶水、旱災相繼而至,農作物顆粒無收。軍閥政府卻捆打苗民代表,嚴令催交。古丈巖頭寨苗民龍林珠不服,被稅官毒打,碰巧龍廷久路過,便上前與稅官評理。稅官又向龍廷久出招。龍廷久僅“反劈柴”一招,將稅官撂倒在地。“龍廷久,你敢打稅官,想造反嗎?”稅官向龍廷久吼著。

“反了,老子今天就反了!”於是,龍廷久帶頭起事,訊息立即傳遍了苗寨山鄉,苗民紛紛加入龍廷久的苗堂,公推龍廷久為苗王。龍廷久一面打出“抗捐罷稅”的旗號,一面秘密串聯,聯絡各縣苗堂。

龍廷久從默戎鎮向西,順“西南官道”,到了保靖,後又至花垣縣境,來到了茶峒。這個湘西靜謐的驛路古鎮,是個雞鳴三省的地方,後來成了沈從文筆下《邊城》的原型。

上了老洞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