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任然會去做。
帶上六名全副武裝的親兵,張允文當日便出了朔州城,往太原方向疾馳而去。
此時的太原城和朔州一樣,進入了戰時管制。柴紹在太原駐兵一萬,作為側翼和後應,支援朔州李靖。
張允文進入太原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訪了一下柴紹,這位名義上的姑父。如今的太原可以說是處於柴紹的控制之下,有些事當然要和柴紹說上一說。
柴紹乃是平陽公主的夫婿,李世民的妹夫,他張允文娶了李世民的女兒,當然就得叫柴紹一聲姑父。
柴紹的大帳也設在太原城內一座豪華的院落中。站在外面,便可看見裡面的亭臺樓閣,水榭雕欄。進入裡面,只見身穿閃亮明光甲計程車卒手持長矛站在院落中的各個位置,幾乎是全方位防禦。而這些士卒渾身上下散發出的彪悍氣息,雖然比不上張允文身邊的親兵,但也是百戰老兵了。
“小侄張允文見過姑父大人!”張允文向坐在堂上的中年男子一揖行禮道。
“哈哈哈,今日刮的什麼風,竟然把允文給吹來了!欸,我們之間還客氣什麼!來,坐下說,坐下說話!”身穿一身錦袍,腰懸玉佩的柴紹一見到張允文便起身熱情的迎接道。
張允文與柴紹曾經在長安見過幾次,主要是皇家宴會上。但是要說二人有多麼的熟悉,那卻是談不上。
二人坐下之後,張允文便開門見山的將來意說了一遍,柴紹聽罷,微微一笑:“王家的王屈已經派出全部人手,滿天下的收購糧食。再加上王家在太原的糧食,足可以供應十萬大軍一年。所以允文啊,到時候見到王瓊那老匹夫,記得多要一點,不要客氣啊!”
張允文一聽,不由微微一笑,向柴紹道:“謹遵姑父之命!”
在柴紹那裡沒呆多久,張允文便起身告辭,往王家的方向走去。
當張允文來到王家北房門口時,已經有僕役恭敬的站在那兒,見張允文過來,那年老的僕役迎了上來,點頭哈腰的說道:“張將軍,我家主人知道您要過來,特地吩咐小的在此等候,主人正在花廳等著呢!”
張允文聞言,當下邁步進入王家。六名親兵緊隨其後。
在年老僕役的帶領下來到花廳,那王瓊和西房的王晉便出來迎道:“呵呵,張將軍來了!小老兒可是等了你半天了!”
王家的在太原勢力龐大,恐怕張允文進入太原的那刻,便已經被王家人給察覺了。
寒暄了一下,進入花廳坐下,那王瓊忽然看見張允文身後的鄭方廉,先是一愣,接著面露一絲詭異的笑容。僅僅是一瞬間便消失不見了。
張允文同樣開門見山的提出了再運一次糧草的要求。
聽到這個要求,王瓊頓時有些沉默,片刻之後這才說道:“小老兒不懂戰事,但知道兵貴神速。而李靖李大將軍已經拖了一個多月了,如今兵未見動,仗未見打,而軍糧消耗日益增大。這個月我王家十萬石軍糧的車隊已經在路上了,如今車隊前面剛走,張將軍你又來向老夫要新的糧草,我王家可是有些難以應付啊!”
張允文卻不說話,看著王瓊,目光炯炯。終於看得王瓊有些不好意思了,輕咳一聲:“張將軍,你這樣看著老夫幹嘛!”
張允文說道:“恕小子無禮,小子在看家主的年紀!”
王瓊頓時一愣:“看老夫年紀?”
張允文點點頭:“小子看張家主鬢須花白,臉上皺紋成堆,恐怕有六七十了吧!如此年紀,當稱高壽啊!”
王瓊倒是有些得意的笑了笑:“老夫當年曾得孫思邈孫道長的指點,稍通養生之術,這些年一直按照孫道長的說法來做!自覺體態甚健,行走之時,無須柺杖啊!”
張允文也笑道:“族長養生有道,小子佩服。可是族長不想為子孫後世謀一個千秋榮華麼?”
王晉此時插言,傲然說道:“我王家榮華,何須去謀!自有先輩陰澤,累及萬世!”
此言一出,王瓊臉色卻是不由一沉。
張允文卻是笑道:“確實如此!王家自秦朝王翦王離開始便一直傲立氏族之中,其間幾曾起起伏伏,然至今仍是天下數得上數的大家族。可是這時代在變,尤其是前隋開科舉以來,世家大族子弟也不能直接為官,而如今,陛下更是大倡科考,削弱士族,焉知以後這士族會不會更加衰落?”
王晉正要再說什麼,卻見王瓊搖搖手,頓時倏然住口。而站在張允文身後的鄭方廉,雙目一眨不眨的盯著張允文,彷彿在思考著什麼。
王瓊看著張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