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1 / 4)

小說:大唐偵察兵 作者:閻王

去趟太原,趁張家提親之人還未到,趕緊先一步動手!”

說著一雙美目似笑非笑的望著張允文:“是不是這樣啊?相公!”

一聽這話,張允文尷尬的笑了兩聲,卻不知該如何作答。

一旁的支柔立刻睜起一雙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張允文,長長的眉毛微微皺起,讓人感到一絲憐惜。

“哼,你將這封信給我們看是何用意,難道還想讓我們 陪你一起去太原不成?”支柔看了片刻,冷哼一聲說道。

李宇卻是掃了一眼張允文:“相公啊,你可要記住你駙馬的身份啊!若是想去太原,可是要過父皇的那關啊!”

聽得她們二人一說,張允文反倒是心頭暗喜。支柔的言下之意分明是不支援,也不反對。而李宇更是毫無意見,只是提醒他的身份和可能到來的李世民的詰問。

當下笑道:“怎麼,許久不見你們的妍姐,也是有些想念了麼?”

二人齊齊翻了個白眼,輕啜了一口。

支柔懷中的張琰見張允文露出笑容來,趕緊從支柔懷中下來,邁著小腿兒往張允文的方向走來,一邊走還一邊奶聲奶氣的喊道:“爹爹,抱抱!”

和妻子們說了這事後,心頭彷彿有一塊石頭落地了,渾身輕鬆下來。這時候,張允文要考慮的卻是如何應對李世民了。

一來,此去太原,需要一段時間,如何向李世民說明情況?

二來,自己已是駙馬,如何讓李世民同意自己再娶一房?

張允文頓時陷入苦苦冥思之中。

整個朝會其間,張允文便一直在想著此事。不時的抬起頭,看看李世民。

如果就這樣對李世民講,恐怕連話還沒說完就會讓李世民叫人拖出去,看來自己得委婉的向李世民陳述。可是怎樣委婉的說呢?

太原王家、清河張家……

想到這裡,張允文心頭忽然生出一個主意來,若是這個主意一旦實施下來,定能夠說服李世民。但是,在此之前,需要有眾多的資料來做支撐。

於是,張允文在散朝之後,立刻去了戶部,透過關係終於調得自貞觀元年到貞觀八年的天下人口、田地、稅賦的資料,然後趁機抄錄了一份,又出了戶部。

回到家中,再奮戰了一下午,終於寫出了一篇洋洋灑灑的奏章出來。奏章之中,張允文介紹了從貞觀元年到貞觀八年的人口、田地、賦稅等資料,並且指出,人口雖然在不斷的增加,田地也在不斷增多,但是,比起人口增加和田地增長速度,稅賦的增加卻是十分緩慢的。接著論述其原因,當然,主要談的是世家的原因。

奏章之中,說人口的實際增長數目遠比戶部的資料要多,但是,由於世家的隱匿人口不報,以充私人勞動力。且每年世家都在不斷的兼併土地,尤其是災害年間,其兼併程度更加激烈。而世家每年繳納的賦稅卻是沒有上漲多少。而大唐租庸調的主要來源卻是分散的自耕農,而不是靠種植世家土地的佃農,更不是世家本身。換句話說,這些世家在直接和大唐官府搶奪人口與土地,變相著和官府爭奪稅賦。

相信李世民看了這份奏章之後,定然會勃然大怒,讓自己好好奏對一番,到時候自己趁機提出王妍之事,並說明以此來分裂王家,相信李世民定會採納。這樣一來,自己的事情豈不就成了。

想到這裡張允文不由露出一絲奸笑來。

趁著天色還未黑,宮門還未關上,張允文便急衝衝的來到皇宮之中。

太極宮中,張允文雙手呈上這份奏章,笑著說道:“陛下,近日微臣偶有所感,翻閱了戶部一些資料資料,嘔心瀝血,方寫成此奏章!還請陛下過目!”

此時,唐高祖李淵已是病危懨懨,朝不保夕,隨時可能逝去。所以,除了大軍獻捷那幾日李世民曾露出笑容之外,這段時間一直是板著一張臉。

聽到張允文的話,李世民露出一絲笑容來,接過奏章,口中道:“呵呵,允文每次送來的奏章,皆是讓人耳目一新,今日又有什麼高論啊?”

說著攤開奏章,細細看了起來。看完一遍之後,卻沒有張允文意料中的勃然大怒,只是淡淡的說道:“這世家之事,以前允文提過,朕也上了心,今日讀這奏章,心頭鬱郁之意卻是更加濃厚了!允文你過來!”

張允文聞言,連忙上前兩步。一旁侍立的內侍連忙端著一張胡凳放在李世民面前。

帶張允文坐下之後,李世民問道:“朕觀允文,於這世家之事頗為上心,不知可有什麼應對之策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