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允文心頭早有腹稿,聽李世民問起,連忙說道:“這應對之策談不上,淺見還有有一點。關於世家隱匿人口的問題,自晉室南渡一來便是一直存在。桓溫曾徹查人口,然效果不甚顯著。今日陛下亦可才用此法,每隔十年便進行一次人口普查,所有人丁須登記在冊。至於這田地問題,呃,除了大力開墾新的耕地之外,微臣也想不到什麼措施。”
李世民聞言,頓時有些失望的搖搖頭。
張允文又接著道:“不過陛下,我們完全可以直接打擊世家啊!”
李世民卻是搖搖頭:“朝中官員皆是世家出身,惟有寥寥數人出身寒門。若是直接打擊世家,恐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何不利用其世家內部的矛盾,對世家進行打擊、分裂?”張允文漸漸轉移到正題之上,“世家之內,並非鐵板一塊,其各家各房,自有打算,我等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來打擊世家啊!”
李世民頓時眼睛一亮,頗有興趣的說道:“唔,此事倒還是有些可行性!你且詳細說說看!”
“好,那微臣便以太原王家為例!”張允文當下便將王家的內部矛盾等說了出來,末了,卻是說道:“聽聞清河張氏正在向王家求親,若是聯姻一成,則太原王家的內部矛盾便會削弱許多!微臣不才,曾與那外房王屈以及張家求親的物件王妍皆是熟識,故臣請纓前往太原,定使王張二家聯姻不成!”理直氣壯的說完這些話,張允文卻是忐忑不安的看著李世民。
李世民聽了張允文的話,先是一愣,接著竟笑了起來:“哈哈,朕早就聽說你與王家那女子有些不清不楚,今日聽得張家提親,便要前去破壞,看來傳言非虛啊!”
既然李世民把話給挑明瞭,張允文也倒沒什麼隱瞞的,直言不諱的承認道:“不錯,微臣正是想破壞這樁婚事,順帶將王妍帶回長安!”
李世民沉默片刻,終於說道:“好,賢婿,只要你能將王家給分開,那朕便同意了你的事!”
第二百八十七章 客棧
自從貞觀四年破東突厥之後,李績便一直坐鎮太原,任幷州都督府長史,總攬整個幷州、河東道甚至是漠南的軍事。
張文瓘在李績手下做參軍,每日忙忙碌碌,混得還算是不錯。自從派遣貼身小廝往長安發出那封信之後,心頭卻湧起一種荒謬的感覺。家中忙著為自己張羅親事,自己卻是將可能成為自己妻子的人往自己好友的懷中推。
雖知張允文已然成婚,且娶的是公主,可看到他和王妍一副親熱的樣子,張文瓘還是發出了這封信。畢竟他也不知道張允文和王妍二人是否已經真的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若是二人已經郎情妾意,家中提親,而自己卻未告知張允文,不就是生生的拆散二人麼?
他考慮著若是張允文不來幷州,自己又該如何拒絕這門婚事呢?雖是在考慮張允文不來幷州的情形,但他心頭隱隱有種感覺,張允文定然會來幷州的。
在貞觀九年臘月十九的時候,一支近二十人人的馬隊緩緩抵達幷州城。
這隊人馬正是張允文帶著親兵、偵察兵和幾位調查院的主事,他們趕到幷州城的時候,已是暮色十分,所幸城門未關,及時入城,不然恐怕要在風雪之中帶上一晚上了。
除了張允文的六名親兵之外,恐人手不足,張允文還調來十名偵察兵,像劉誠、吳鵬等人盡在此列。最後是一名調查院的主事,在林然手下負責全國的商隊的運作。常年和商人打交道使得這位主事看起來並不像一名幹練的官員,倒像是一位奸商,尤其是他笑起來的時候眯起的眼睛和圓滾滾的肚腩。
這位叫做何苗的主事很有一套打交道的手段,從長安出發不到兩日,他便和偵察兵以及自己的幾位親兵稱兄道弟起來,看那樣子,就差斬紅雞燒黃紙,效法那劉關張了。
他時常拍著自己圓滾滾的肚腩對身材健壯、肌肉分明的眾人道:“唉,若是我老何能有你們這樣一身的腱子肉那該多好啊!現在啊,騎個馬都要累得氣喘吁吁了!”
之所以帶這何苗,還有一個原因。這何苗曾是河東道調查院的主事,管理著整個河東地區的情報,當時的據點便設立在幷州城。
眾人抵達幷州城後,在何苗的帶領下直接去了一家調查院開的客棧,並且振振有詞的說道:“有張大人在這兒,那些傢伙絕對不敢多收我們的錢,到時候能省下一大筆來!”
眾人頓時無語。
這家名為“升隆客棧”的客棧位於太原城繁華的大道旁邊,生意還算興隆。當何苗帶著人進入客棧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