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3 / 4)

小說:大唐偵察兵 作者:閻王

索。

只見一份情報上面寫道:“八月十九至今,林邑國王範頭黎未曾開朝。其北方邊軍頻頻出動,疑有大事發生。”

一看到這份情報,張允文便知趙毅他們得手了。趕忙往下連翻了幾張,卻再也沒看見類似報告,只得悻悻放下手中情報。

不過從請報上來看,八月十七便已經捉到了那國王範頭黎,到現在也該回來了!

的確,此刻趙毅等百人正帶著範頭黎往關中方向行來,最多十日便可抵達長安。

當初他們百騎南下,一路上經過蜀中,路過南夷諸部,還和幾個不開眼的部落打了兩仗,這才到達交州。此時已經是八月十二了。這段路程足足耗去了他們兩個月的時間。

到了交州之後,趙毅直接找到了交州都督府,找到了交州司馬,拿出了李世民的詔書,讓這位還未見過從未見過天子詔的司馬配合自己行動。

然後趙毅想著這般進入林邑國,人生地不熟的,而且口音還不對,說不定一眼便會讓林邑人給認出來,既是如此,何不乾脆偽裝成商隊。

於是,一支五十人的商隊帶著從交州買來的貨物出發了。至於另外五十人,則是潛伏暗處,伺機行動。

光明正大的進入林邑之後,打著商隊的名號,四下活動,將沿途的地形小道摸得一清二楚,哪裡可藏兵,哪裡容易跑,哪裡可隱蔽,都牢牢記在心中,說不定過些日子便可用上。

就這樣一路來到林邑國的都城。見到這所謂的都城的時候,眾人不由不屑的笑了兩聲,這個所謂的都城,比起大唐許多縣城都不如,更別說什麼州城郡城了。

來到都城之後,又花了五天時間偵察地形,找到幾個主要兵營的方位,勾畫出進攻路線和逃跑路線,制定了三套方案。待萬事俱備,便只欠東風了。

終於,讓他們等到一個東風。八月十八那日林邑國國王範頭黎要出城狩獵。在裡邊看到皇帝儀仗的偵察兵們當下通知了趙毅。趙毅一拍桌子,決定即刻行動。

這林邑國國王出城狩獵的規模排場雖比不上李世民,但也是封了山,三百多名皇宮衛士守衛著方圓十餘里的地方。雖然有些捉襟見肘,但也從未出過什麼意外。

在國王在五名侍衛的陪同下追著群猴子進入森林深處時,那悄悄跟蹤而至的偵察兵沒費什麼力氣就將範頭黎給捉了。

當偵察兵們向趙毅請示如何處置那五名侍衛時,趙毅本想就地格殺,卻忽然想起張允文說的剛易折而柔能久,於是下令敲暈這五人後,帶著範頭黎迅速離開。他這番舉動倒是正確之極,這五名侍衛之中,便有那範頭黎愛妃的兄弟,也就是範頭黎的小舅子。若是殺了這幾人,那後果可就嚴重了。

接下來偵察營便陷入了林邑國舉國上下的追捕之中。北部邊軍,各地戍軍皆加入了搜捕行列。偵察兵們倒是好逃脫,但是帶著一個林邑國王逃竄卻不是一件好辦的事。趙毅不得已只好採納當初張允文的建議,找士卒喬裝國王,分兵兩路,引開追兵。

這樣經過一番虛虛實實的追捕與反追捕之後,趙毅終於將這位國王帶到了愛州,而愛州,已經聚集了一萬多大唐士卒,做接應偵察兵之用。

過了愛州,趙毅便放下心來,一路北上交州,也用不著那般提心吊膽的了。在交州等了數日,那支負責迷惑敵人視線的偵察小隊也回到了交州,趙毅這才命令眾軍士出發。

回來的時候多了一位林邑國國王,眾人也不敢像來時那般風餐露宿,還得好好的照顧這位範頭黎國王。而這位國王在得知趙毅他們是大唐軍隊之後,反倒是放開了,不時的和偵察兵們說些什麼,一點也沒有身為俘虜的覺悟。尤其是在進入蜀中之後,更是問東問西,一點也不知道收斂。在看到大唐中州、上州那雄偉的州府城,川流不息的人流時,這位國王頓時驚歎道:“這兒一定是你們大唐的國都吧!”

此言一出,眾偵察兵皆是一陣狂笑,直讓範頭黎莫不著頭腦!

這時候趙毅解釋道:“這哪裡是我們的國都,這不過是一個區區的州府而已。我們長安城可比這州府大上十倍、二十倍!”

範頭黎聞言,眼中頓時閃過一絲不相信和濃濃的羨慕。

趙毅也沒有爭辯,直接帶著這位國王一路往長安走去。

經過十日的行程,偵察兵帶著這位國王終於到達了長安城外。

離長安城還有一里的官道上,範頭黎目瞪口呆的望著面前這座氣魄宏大的長安城,滿是不可思議的指著長安方向,向趙毅問道:“這,這就是大唐的長安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