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2 / 4)

小說:大唐偵察兵 作者:閻王

事你可千萬不要洩露出去啊!此事牽扯甚廣,將網稍稍一拉,便是數條鯨鯢浮上水面,我調查院可不能摻和在這些人的角逐之中,要嚴格保持中立!”

梅仁幸衝張允文抱拳道:“此事屬下自然明白!定會守口如瓶的!”

“那就好!”張允文輕輕一笑,看著梅仁幸慢慢出了房間。

呵呵,這人還真是一個合格的情報人員啊!張允文微微一笑,心頭暗想著。隨即又想到了梅仁幸稟報的這件事,李承乾今日將賀蘭楚石吸納進東宮之中,便是將侯君集綁在了戰車之上,此招確實厲害啊!不過那魏王李泰,又會採取什麼行動呢?

第三百五十七章 修撰書籍

回到家中,滿身的疲憊也在妻子的軟語和兒女的笑聲之中慢慢的消散了。

不知不覺間,自己的兒子張繼已經能顫顫巍巍的走路了,可是,這小傢伙太懶了,走上幾步便會哭鬧著讓大人來抱。待李宇將他抱起時,這小傢伙便是笑逐顏開。讓支柔、王妍還有張允文一邊直罵著小傢伙懶,一邊伸出手來抱他。

抱著張繼,張允文的目光卻是落在了王妍的腹部,輕嘆了一口氣,然後微微搖了搖頭。到現在為止,王妍的肚子仍舊沒有反應。為此,王屈那老兒已經不知道催了張允文多少遍了。每次都是送上一份厚禮,然後再落款處隱晦的催促張允文趕快讓自己的孫女懷上,也好讓他抱抱重孫子。

每當收到這厚禮的時候,張允文便是將禮物收下,禮單扔給王妍。王妍看了這禮單最後的話語,頓時臉龐羞得通紅。然後惱羞成怒的伸出兩根手指來,掐著張允文腰間軟肉,狠狠一扭。

就這樣,不知不覺之間,貞觀十二年便要過去了。

在這幾月內,那東宮與魏王府的爭鬥,卻是漸漸顯露出來。

由於貞觀十二年這一年實在是多事之秋,和高昌吐蕃先後打了兩仗。在這種情況之下,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泰,都知道收斂起來,儘量不和對方發生什麼矛盾。所以也倒是平安無事。不過這高昌之戰一結束,太子李承乾便搶先一步出手,將賀蘭楚石收入東宮之中,也間接的將侯君集綁上了自己的戰車。

雖說侯君集被免去了兵部尚書一職,但軍中的職位卻是沒有被免去,只是由左衛大將軍換成了右威衛大將軍。軍中威望仍在。當然,換的不止侯君集一個。在十一月的時候,十二衛大將軍挨著對調了一遍,遠在太原的李績也被調回長安,替換侯君集任左衛大將軍兼兵部尚書。

侯君集的加入,使得東宮陣營實力頓時膨脹起來。

而為了應對這一局面,李泰在朝會之上奏請修撰《括地誌》。若單論修書,倒也沒什麼,可是這李泰在敘述括地誌的時候說查天下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五十一縣,博採經傳地誌,旁求故志舊聞,詳載各政區建置沿革及山川、物產、古蹟,風俗、人物、掌故等,請令天下諸道、諸州、諸縣皆配合之。另,請大擴文館,廣募才俊,共修此書。

李泰的話音一落,張允文便瞥見太子的臉色分外難看。

若是李泰將此書修成,先不說其在士林之中的影響力將會達到一個什麼高度,且說這大擴文館,廣募才俊和請天下諸道、諸州、諸縣皆配合之這兩條,就會使得魏王府實力大漲。

看來李承乾吸納賀蘭楚石之後,魏王李泰即刻開始了凌厲的反擊。

李世民聽了李泰的奏章,心頭微微一喜,修撰此書,不僅僅是修撰一本地理書,同樣也是對於整個大唐上下的一次大的梳理,其作用是非常大的。且歷朝歷代,凡是國力漸強,則皆要修書,或為重修史書,或為另立綱目。由李泰主持此次修書,李世民倒也放心。

“父皇,兒臣請奏!”隨著木杖輕輕撞擊木地板的聲音,李承乾一瘸一拐的出列。

“唔,不知太子有什麼話要說?”李世民看了李承乾一眼,心頭微微有些不痛快,口中言語帶著些許冷意。

李承乾恍若未覺,向李世民行了一禮,說道:“四弟敢當大任,為國修書,此等精神作實讓兒臣佩服!然四弟所提,大擴文館,廣募俊傑之言,兒臣便不敢苟同了!如今四弟文館之中,人才濟濟,有蕭德言等人,幾乎囊括了半個翰林院的學士,實力不可謂不強。若是再行廣募賢士,恐為外人笑我翰林學士連修一本書都不能,而要再行募人!另外,兒臣以為,四弟奏請天下諸道、諸州、諸縣配合行事,亦有不妥。若是地方官員,為巴結四弟修書,而置地方行政於不顧,若是如此,實在不妙。故而兒臣以為,四弟派出人手,收集各處之經傳地誌,方不為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