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2 / 4)

小說:習禪錄影 作者:不受約束

的。這是一個話頭一個疑案,希望你這樣做。假使真正依照我所講的,那我可以保證,拍拍胸口,這兩年多來的還不止於此,還有更大的成就。依我的想像,我的想像有經驗的,不會錯。

因此,這一點希望你還要放下,放下再來,來得及,快一點。這個事情佛經上說的話沒有問題,不會錯,有人七天都證大果位,否則佛就是打了妄語。七天就證果的都有,太多了。所以今天到此這止,不必多辯,不必多想。誠懇、懺悔,是我所希望的。至於接受我所說的,只限這七天之內,過後,大家老朋友,不算數。散會。

師雲:變化氣質,在佛學的術語就是去障礙。大家都曉得,佛所指出來有兩個障:煩惱障與所知障。看了大家都以為懂了。什麼叫煩惱障?什麼叫所知障?大家有切實的體會過嗎?恐怕很少。都以為人生遭遇痛苦,謂之煩惱障。這都不合理。理就是事上明出來的。

痛苦、惡事固然是煩惱,須知善事也是煩惱;貧窮是煩惱,富貴也是煩惱;失意是煩惱,得意也是煩惱。妄想不淨,即是煩惱。什麼叫所知障?世間的一切知識是所知障;知道了佛學的道理,出世法,在未證道前,更是所知障。

學道的人,對於世上每一句話,每一種學問,都要拿它在自己身心上打了一個轉,切實體驗它,把它融化了、理解了,這個才是真知見,也才是功用。大家都沒有反省,都是拿自己來看這個知見,知見是知見,我是我,配合不起來的,必須見地與功用合一才對。對這些,你們都不知道,知道的也不深刻,不深入去體究。煩惱障與所知障,處處障礙你,此二障形成習氣,很不容易解脫。

我們粗的習氣容易檢察,細的習氣最難檢察得出來的,乃至於說十地菩薩習氣還沒有斷;等妙二覺菩薩,在金剛喻定中,斷最後一品無明,細的習氣才能淨盡。這些話都不要輕易地聽過去,至少你要曉得我這個朋友不錯的。孔子講友直、友諒、友多聞。我這個朋友對你講直話;也非常替人著想、原諒人的;同時,在知識學問上,也不太浮淺,足可替你解決疑問。但還不是“不請之友”(經稱:菩薩常為眾生不請之櫻�――編者)。至少有時候肯跟你說直話,這是很難得的喔!也許我死了,你想再找這樣一塊活寶開開心,還不大容易找呢!所以這樣一個直道而行的朋友,多留意留意他的話,不會錯的。我做學問啊,每一句話切實體會它,沒有體會過來話我不說。

劉女士以後千萬要改,你的一身習氣,病根在哪裡呢?還是太好勝,受人恭維慣了的自信。同時,文字、思想是最大的障礙,所以學者文人很不容易成道的,不如一個無知無識的老太婆。從佛法立場看文字,稱為慧業,這個慧業不是般若那個慧,文人學者慧業重得很的,比什麼都重。男女之愛這些業重啊!呵!你不曉得文人慧業之重啊,那不得了。所以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譬如這個打七中間,我叫你好好整理這個記錄,很有意義的,但是你真正說拿七天來整理,我又不幹了,我這個人興趣主義者,這種事情啊,留之誤人,不留也罷了。天地間隨時隨地有人講的,何必要我來羅唆,還是你自己用功要緊。

現在我是對你這個機,恰恰我碰到你這個事情了,指出你這個業障與病根所在,好好地告訴你,要痛徹地改。這個很難的,此之所以我叫你要用道家的辦法,這個道家並不是那個轉河車、修道的道家,而是指老莊。你多去體會老莊的道理,或者多看子書,就可以懂這個道理。

我是闊也闊過,窮也窮過,餓飯也餓過,玩也玩過,獨立孤峰也經歷過,人生的境遇究竟如何,都把它體會過,就是那麼一回事。除死無大事,討飯到了頭,有什麼了不起。舉天下的譭譽,在所不計,只要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有頂天立地的志氣,這才是道,是真道的話。

在這七天當中,我們所以要上山來,是為求道,為明心見性。這個目標確定了,念念只向這個路上走去,假如七天以內能夠做到這樣,是大英雄、大豪傑、大丈夫;即使不能做到,在這七天當中,也不能馬虎,至少要做到這個程度,這是起碼的要求。並不是說七天之後,下山去就可以馬虎。若是大家做不到這樣,那也只好由你去了。

所以佛家有一句話:“出家如初,成佛有餘。”這是講那個人一念真心出家的時候,那個誠懇的決心,沒得話講。出家人一輩子修持都像開始出家的那一下子的精誠的話,那他就成佛有餘了。《華嚴經》也有“菩薩初發心時; 即成正等正覺”的道理。“出家如初,成佛有餘。”劉女士要檢起來,不管它一天半天,乃至還有一秒鐘,你要檢起初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