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下三萬多將士朝李傕攻去。
李傕亦是早收到了信報,已經擺好陣勢靜候郭汜大軍。
“李傕匹夫,吾義弟因何罪,汝要置他於死地?”郭汜見到李傕氣惱交加,厲聲問道。
“通賊造反之罪,可也?”李傕冷笑一聲,說道。
“啊、呸!豎子,汝血口噴人,莫不是斬吾之手臂乎?汝想獨霸朝堂耶?”郭汜狠狠地罵道,“汝狼子野心之徒,董太師昔日便是汝小人之言所惑矣!”
言畢,郭汜揮軍而上。
李傕亦是不甘示弱,使其子侄副將壓兵而上。
數萬士兵於長安城郊大戰起來。兵丁混戰,相互焦灼。李傕亦是同郭汜戰在一起。然,李傕乃是董卓麾下頭號大將,武藝比郭汜強上些許。二人交戰,雖知根知底,但李傕心中自有定勝的決心,郭汜則是拼命相搏。此戰倒是打得難解難分。
那些混戰計程車兵卻是非常悲慘。
有道是:
本是同根苦命連,哪知今朝刀兵砍;
兄弟不再兄弟稱,指爹罵娘仇相見。
戰場上那個慘烈,就更別提了。殘肢斷臂,人頭滾滾,鮮血潺潺,一副血腥地獄的場景逐漸的呈現在了眾人面前。
戰場之上廝殺的眾人依舊沒有停止的意圖。血腥的戰鬥依舊繼續……
直到一聲銅鑼響,李傕、郭汜等人方才各自罷兵,再回首自己麾下士兵慘死無數。再看那鳴金之人,乃是弘農守將張濟。
張濟引兵而來勸解道:“公等與濟同起於西涼,而得此高位。乃是我等齊心而為之。今若相叛,豈不自降家帷?”
“汝亦知這廝謀殺樊稠,因何不救?”郭汜怒言道。
“張將軍莫要站錯了位置!今公與吾一同斬殺這廝。來日,公便可坐其位!”李傕冷笑的看著郭汜和張濟。他以為此時的張濟出頭意欲從己。哪知他錯了,而且錯的離譜!
張濟當日見樊稠身死,便已經對李傕產生了很大的敵意。要不是自己兵危將寡,要不是怕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他早起兵討之了。今又聞李傕如此話語,更是氣憤。他說道:“公居高位以來,苛政如山,百姓受盡肆虐。觀今日之勢,某不得為天下事而為之!”
只見張濟一揮手。他身後衝出一隊騎兵,為首大將正是北地槍神張繡。張繡策馬持槍徑取李傕。
李傕本與郭汜戰了半天,已經力衰。哪裡是生力軍的張繡的對手,即便是全盛時期若想取勝張繡也要往前推個五六年。也就是張繡尚年幼之時。
二人戰不過三五十回合,李傕便力衰不敵,轉身欲逃,被張繡一槍斬殺於馬下。
郭汜、張濟二軍暫時合作,李傕殘兵在其子侄李暹帶領下尚做殊死頑抗。正在危急時刻,李利、李別引馮翊兵馬趕到。
十餘萬大軍的戰鬥場面依舊進行著,用修羅地獄來形容長安郊外的慘烈一點也不為過。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三人之間的戰鬥如此慘烈的進行著,卻給別人做了嫁衣。
第189章 納賢良佈施天下,施良謀河邊救駕
第189章納賢良佈施天下,施良謀河邊救駕
李傕、郭汜因李傕設謀斬殺了樊稠而大動刀兵。張濟亦引兵殺入。使長安城外一片混亂,血流成河、死屍成山。
戰至後來,李傕子侄李暹戰死,李別、李利趁亂引兵進入長安,劫持獻帝與一眾宮人,往東而去,直返馮翊。
張濟、郭汜隨後入京,截獲百官。
李別、李利以為迫天子下聖旨,以上令降服張濟、郭汜。哪知如今天子在二人眼中連個屁都不算。
郭汜講到:“汝等挾持天子,某便監押群臣。有何不可?”然太尉楊彪之弟楊奉引扶風之兵來救,與郭汜戰於長安城外。
李別、李利見有機可乘盡起城中之兵,朝長安攻來。張濟叔侄引兵相迎。
長安城內百官見城中無人看守,太尉楊彪夥同眾人商議。
“前番王司徒使呂布剷除董卓,我等奏請天子降旨退了徵西大軍。如今想來真是後悔不已!”侍中楊婉說道。
“莫說此等無奈之語。聖上如今在馮翊受難,我等當往而救之!”楊彪說道。
皇甫儷在一旁說道:“諸公以為我等救駕之後意欲何往?”
“自當往蜀地,投奔鎮國大將軍劉騫。其為皇叔,如今天下紛亂,自當一力擎天,匡扶皇室!”楊彪斬釘截鐵的說道。
“如此說來,我等趁亂趕往馮翊救駕。莫要再耽擱時間了,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