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代魏成蜀 作者:雙曲線

遲則生變!”侍中蔣琬說道。

於是乎,朝中百官喬裝改扮,趁亂出了長安,奔往馮翊。恰好天子亦趁亂出城,兩夥人並在一起,落難而逃。

西邊正在打仗,這些儒生年邁者年邁、體弱者體弱,哪裡敢往那邊跑,徑直往南而來。這個方向到真的選的很好,一直逃出三百餘里,竟未曾遇到一兵一卒。

楊彪見前方便到渭水邊上,趕忙奏請天子:“陛下,我等已經趕到渭水。此番前往蜀地,似有偏居之嫌,還望陛下節哀!”

話音未落,但聽河邊傳來一陣馬兒鸞鈴之聲,“誇啦啦、嘀鈴鈴……”,自打遠處駛來一彪人馬,為首之人身高**尺,身穿鑌鐵連環甲,掌中一支鑌鐵長矛,坐下一匹草原汗血馬。

此人引兵來到天子鑾駕之前,高聲問道:“可有天子於內乎?”

楊彪等百官忽見一支軍隊出現,心中震驚,被這一聲全部喊了回來。楊彪顫聲問道:“汝是何人?救駕耶?劫駕耶?”

“某乃徵東大將軍、兗州刺史曹使君麾下大將夏侯敦是也!自然救駕而來!”夏侯敦說道。

一聽是救駕而來,楊彪等百官頓時底氣大增,臉色立變,沉聲喝道:“天子於鑾駕之內,既然救駕,因何還不參拜聖上?””

夏侯敦心中這個氣惱,媽的,你不說老子哪裡知道這就是天子鑾駕呀!不過孟德有言‘要好生相待!’算了,日後再與你這些老不死的計較!

夏侯敦急忙下馬,行跪拜之禮:“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獻帝出鑾駕,使夏侯敦平身,問及其來路。

原來,曹操剿滅青州黃巾賊,受封兗州刺史,兵權在握,封地一方。一時間名聲大起。趁此時機,曹操求賢召能,廣佈文書。

果然“人的名樹的影”,這文書所布不幾日,便有叔侄二人前來投奔。乃是穎川穎陰人氏,姓荀,單名彧,字文若,本事袁紹,見袁紹剛愎自用難成大事,故棄袁紹而投奔曹操。曹操與其相談,不由大悅,連連稱道:“汝真乃吾之子房也!”遂使其為行軍司馬。其侄荀攸,字公達,亦是海內名士,曾拜黃門侍郎,後不慣朝中黑暗辭官歸鄉,與曹操有舊,此番與其叔共投曹操。曹操授其行軍教授。

荀彧又向其推薦名士:“某聞兗州有一賢士,今此人不知何在。”曹操聞言大喜,問道“不知何人?”心中暗道:怪不得今天早上總聞喜鵲聲。

荀彧說道:“乃東郡東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

曹操亦是聽聞此人:“吾亦聞名九矣。”遂使人於鄉間相訪。得知其在山中讀書,曹操親身拜之。程昱遂從曹操,亦向曹操推薦一人。乃是穎川郭嘉郭奉孝,世人稱之為鬼才的大賢。

曹操亦是親往請之,聘郭嘉到兗州,共論天下之事。

郭嘉又薦光武嫡系子孫,淮南成德人劉曄劉子陽。此人頗通器械製作,尤其攻城利器。曹操即使人延請劉曄至。劉曄又薦二人:一個是山陽昌邑人,姓滿,名寵,字伯寧;一個是武城人,姓呂,名虔,字子恪。曹操亦素知這兩個名譽,就聘為軍中從事。滿寵、呂虔共薦一人,乃陳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亦聘為從事。

不日,又有一將引軍數百人,來投曹操:乃泰山巨平人,姓於,名禁,字文則。操見其人弓馬熟嫻,武藝出眾,命為點軍司馬。

自此曹操文有謀臣,武有猛將,更有大軍三十餘萬,羽翼已豐。曹操野心開始膨脹。時下正值長安多事,毛玠進言:“長安戰亂,可使兵救天子出長安。主公此大功也!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服從;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今天子蒙塵,將軍誠因此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從眾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圖,人將先我而為之矣。”

曹操聞言大喜,便欲派兵。

郭嘉上前說道:“張濟、郭汜之輩無謀這輩,且自大狂妄。此番交戰定盡起其兵,城內空虛,百官定攜天子出逃。此時天子被劫持馮翊,定向南逃過渭水,欲往蜀地投奔皇叔劉騫。主公只需遣上將一人引兵兩萬屯於江邊靜候天子,再使上將引兵五萬屯於華陰足矣!”

“若華陰有敵將把守,該當如何?””毛玠問道。

“公試想張濟引兵趕至長安交戰,有何兵力鎮守華陰?某已經使人探知潼關要塞不過千人,其守將嗜酒如命。我軍過關可不費吹灰之力!”郭嘉一番話使得諸人心中頓生敬佩。

曹操從其言,使夏侯敦引兵兩萬趕至渭水以北靜候天子,又使曹洪、李典、樂進、于禁引兵五萬屯於華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