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代魏成蜀 作者:雙曲線

表給諸葛亮和劉騫這一番話擠兌的夠嗆呀!

劉備看著蒯氏兄弟那一臉比吃了蒼蠅還臭的臉,心中簡直樂開了花。

劉騫、劉備、諸葛亮隨著劉表來到城中府衙大廳內。

“不知兄長可否已經準備妥當?此事亦早不宜遲。”劉騫問道。

“為兄不善治兵,郡下兵馬十餘萬,為兄以為出兵五萬已達能力所限。”劉表面露難色的說道,’“此番討賊尚需賢弟為主,為兄勢必全力相輔佐。”

“感兄之看重。不知兄長何時出發?”劉騫又問道。

“賢弟在此稍作休整,兩日後一同出發。不知賢弟以為何?”劉表向劉騫徵求意見。畢竟劉騫現在帶來的軍隊足以滅掉他荊州全郡的兵馬。那可是足足二十萬兵馬,二百營的戰鬥力量。更何況這次出戰的都是萬人敵一樣的將領,和身懷神鬼智謀的三大軍師。

眾人商議妥當之後,劉騫推脫掉了劉表的宴請相留,帶著劉備和諸葛亮出城回到大營,交代關羽安排好夜間守護,正欲休息。

忽聞外面有兵卒來報:“啟稟主公,轅門外有一少年將軍,口口聲聲要求見主公。”

“什麼樣的少年?”劉騫問道,深更半夜跑來見自己,會是誰呢?心中不由得嘀咕著,再一想,這是自己大營,在這裡也出不了什麼意外,見一見也無妨,遂又說道:“讓他進來吧!”

兵卒轉身欲出,劉騫又交代了一句:“順便請諸葛軍師前來。”為何又想起了諸葛亮呢?原來劉騫忽然猜到,來人可能是劉表的長子劉琦。他來此的目的乃是投靠、求救。於是乎,劉騫想起了諸葛亮。

果不其然,來人正是劉表長子劉琦。劉琦來到劉騫近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口中連連叫道:“叔父救命!叔父救命!”

劉騫急忙上前扶起他,問道:“你可是劉琦?”

“正是小侄!”劉琦應答道。

“汝口口聲聲要我救命,到底何事如此使你慌張?”劉騫問道。

“琦不見容於繼母,琦朝不保夕。還望叔父救!”劉琦又哭拜於劉騫近前。劉騫雙手將其攙起,遂說道:“為叔焉能有良計?不過,一會兒諸葛軍師過來。你可求他!”

劉琦聞言,方止。

須臾,諸葛亮入帳來見劉騫。劉騫遂向其二人相互引薦,又使人上茶。待茶上之後,託故離去,只留二人在內。

劉騫出去之後,劉琦上前向諸葛亮敬茶。諸葛亮問起故。劉琦言道:“琦不見容於繼母,幸先生一言相救。”

諸葛亮遂言道:“亮隨主公客居於此,豈敢與人骨肉之事?倘有漏洩,為害不淺。”說罷,欲起身相辭而去。

劉琦再三懇求。

諸葛亮依舊是不肯出謀:“此非亮所敢謀也!疏不間親,亮何能為公子謀?”

劉琦遂拔劍在手,言道:“先生終不幸教琦乎!琦命固不保矣,請即死於先生之前。”言畢,欲自刎。

諸葛亮急忙救下,言道:“已有良策。”

劉琦大喜,遂又拜。

諸葛亮忙制止,言道:“公子豈不聞申生。重耳之事乎?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今劉使君年邁,此番討伐袁術,公子可請將令代父統兵,則可以短期避禍矣。”

“如何可以長期避禍?”劉琦又問。

“襄陽因黃祖、蔡瑁等人兵擾我主,被我主使大都督許定所佔。南陽郡今已名存實亡。公子可以請令,統兵守南陽,往宛城駐紮,則可以避禍矣。”諸葛亮言畢,起身告辭而去。

劉琦在劉騫帳內相待。不多時劉騫回帳,問曰:“賢侄可曾問計?”

“諸葛先生為小侄供二計。小侄不知所擇?”劉琦言道。

“說來為叔聽聽!”劉騫心中暗想應該只有一計使劉琦避禍江夏才是,怎麼如今出來兩條計策?因此心中甚為好奇。

劉琦將兩條計策一一言道。劉騫聽到耳中,更是銘記心裡。劉琦因何不好選擇,那是在等著自己表態呀!駐紮宛城雖好,但是必須要有自己的支援。諸葛亮為自己在宛城安排如此一人可謂是用心良苦,亦是解決了荊州勢力集團中敵我雙方平衡的一個方法。若劉表過世,蔡氏集團勢必與自己不相容,可以將此劉大公子收於麾下。遂言道:“賢侄若去駐守宛城,為叔可為你作後盾。若是日後曹操犯境,汝可持此令牌往襄陽軍區找都督許定求救。”言畢,劉騫遞給劉琦一面虎符令牌,上面寫著“襄陽”二字,另一面則寫著一個“救”字。這是劉騫使田豐、法zheng正製作調兵虎符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