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志文調轉馬頭,跑到秦之初的馬車旁,把清苑縣縣令帶著士紳搭建綵棚,迎接他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秦之初。
秦之初聞言,不敢怠慢,連忙換上官袍。他穿的乃是九品官袍的常服,頭戴烏紗帽,身著青色圓領官袍,胸前胸後補子的圖案為練鵲,方形彩繡紋樣,腰繫烏角革帶,腳蹬皂皮靴。
秦之初不是不想穿狀元袍,只可惜他那身狀元袍是朝廷頒發的,在他到吏部領取官誥的時候,朝廷就收了回去。其他進士也一樣,在領取了常服之後,都必須要把進士袍服上繳,任何人不能私留。
換好官服後,秦之初從馬車上跳了下來,李玉玲連忙拿來油紙傘,要給秦之初撐著。
秦之初順手接了過來,“玉玲,雨大,你留在馬車上,就不要過去了。”
然後秦之初撐著油紙傘,走到隊伍的最前面,孫得龍打量了秦之初一眼,見秦之初身著九品文官服,相貌年輕,氣質出眾,跟傳說中的新科狀元一模一樣,也顧不得路上泥濘,趴在地上,就給秦之初磕了一個頭,“小的清苑縣捕快孫得龍給狀元公問安。”
“孫捕快快快請起。”秦之初虛扶了一下,他順手拿出來一個十兩重的銀錠,塞到孫得龍手中,“春雨寒重,孫捕快拿著這個,賣點姜,熬糖水祛祛寒氣。”
感謝讀者大大“洛陽伽藍”的打賞,謝謝。
第135章為迎接新科狀元而建
第135章為迎接新科狀元而建,
第136章拼著灰飛煙滅
第136章拼著灰飛煙滅
第136章拼著灰飛煙滅
孫得龍萬萬沒想到秦之初竟然會給他銀子,這可是十兩銀子,抵得上他一年多的工食銀了。
他看著那個銀錠,猶豫了幾息的工夫,就閃電般出手,把銀錠抓在了手中,塞到了懷裡,然後壓頂聲音道:“小的多謝狀元公賞。小人有一事要告訴你,本來我們縣太爺並沒有打算迎接你的,昨天有一個人自稱從京裡來,跟我們縣太爺密談了半天,縣太爺才突然決定迎接你的。”
孫得龍說得很快,聲音也很低,又背對著綵棚的方向,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到他的小動作。
秦之初暗中一凜,“還請孫捕快頭前帶路。”
孫得龍也不知道秦之初聽清楚了沒有,反正他看在那十兩銀子的份兒上,已經說了不該說的話,這已經是他能做的極限了。
他從地上爬了起來,躬身道:“狀元公,請跟我來。”
秦之初跟著孫得龍往前走,地很不平,又有些泥濘,孫得龍算是體格很不錯的人了,但他走起路來,還是高一腳低一腳的,反觀秦之初,卻是七平八穩,好像走的不是泥濘的官道,而是走在平整的御道之上。
一里路,很快就走到了盡頭,綵棚那裡的鼓樂聲更響了。遠遠的,清苑縣縣令就拱手道:“狀元公,下著路,還要趕路,真是辛苦你了。”
清苑縣縣令穿著的乃是青色官袍,腰間繫著的乃是素銀帶,胸前胸後的補子是鸂鶒,這是七品官袍區別於九品官袍最明顯的標誌,讓你不知不覺中,就知道什麼是差距,誰的官更大一些。
說來,清苑縣縣令也算是個妙人了,只稱呼秦之初為“狀元公”,閉口不談秦之初的九品縣主薄一事,如果不是剛才孫得龍說的那番話,秦之初說不定會對清苑縣縣令很有好感,現在嘛,就是假意的客套了。
“大人,下官真是慚愧呀,這下雨的天,還讓你出來迎接,真是下官的罪過。”秦之初說道。
“狀元公說的是哪裡話,你是堂堂狀元公,壬辰科進士之首,理應受到如此隆遇。可不要再說這些見外的話了。來來,讓本縣為你引薦一下我們清苑縣計程車紳。這位是典吏景雲生,這位是本縣驛丞榮步宇,這位是……”
清苑縣縣令每介紹到一位,都會有人站出來跟秦之初見禮,這些人都表現出了對秦之初的足夠尊敬,沒有一個因為秦之初穿著九品官袍,就輕視他。不管怎麼說,秦之初都是狀元,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說不定那天皇帝想起了秦之初,就會重用,那樣的話,秦之初的提拔速度將會是非常快的。
綵棚之中有桌椅板凳,還有熱茶,清苑縣縣令請秦之初到綵棚之中就坐,然後讓人奉上香茶,就和秦之初談論起聖賢經書來。這個清苑縣縣令也是進士出身,只是他當年的名次不高,在三甲靠後的位置,跟秦之初是沒法比的。
說著話,韓青石、關志文等人也趕了過來。
秦之初說道:“大人,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