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3 / 4)

的罷官,在此之前,都毫無徵兆。

內閣沒動靜。

六部也沒動靜。

錦衣衛拿人拿的緊。可是同屬廠衛的東廠,卻像是銷聲匿跡了一樣。

那位廠公已經上路了,不過還好,路上有個伴,還是為請貴的兵部尚書,不過雙方其實也沒什麼打交道的必要,一個閹人和一個部堂,閹人心裡清楚,對方不願和自己有什麼牽連,而部堂心裡也清楚,這個閹人很可怕,少招惹為妙。

只是在龍江登船時,二人不免上的是同一條船,不免就要碰面。

那兩對眼眸交錯的一剎那,雙方都能 捕捉到對方眼底深處的擔憂。

此去揚帆千里,禍福難料,這樣的心情,都寫在了兩個人的臉上。、

…………………………………………………………………………………………………………………………………………………………………………………………

月底了,同學們,有月票的投票吧,萬分感謝。今天三更。(未完待續。。)

第五百六十二章:委託重任

大雪紛飛的北平,此刻卻像是一塊方糖,無數的軍馬從各路如螞蟻一般匯聚,密密麻麻,城裡城外,連營數十里,無論是白晝還是黑夜,亦都是喧鬧無比。

北京紫禁城的暖閣裡頭,一個個御前的會議都在召開,斥候帶來的訊息,都沒有出乎此前的預料之外。

一場大戰,勢在必行,某種意義來說,這是一次總體的清算,自靖難以來,大明一直處在內亂之中,沒有功夫理會大漠之事,而那些被壓著打的大漠蒙古諸部也逐漸恢復過來,似乎忘記了從前左右開弓捱了的巴掌,又開始變得虎視眈眈。

以朱棣的性子,當年是燕王的時候,就經常以虐待這些傢伙為樂,而現在,做了天子,少不得要對進行一次總的清算。

屢屢犯邊,隔三差五的襲擾,已經讓朱棣煩不勝煩,所以此戰朱棣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給予一次,最致命的打擊。

為了這個戰略意圖,朱棣收縮了所有的兵力,三十萬大明精銳,已經準備妥當,堆積如山的糧秣、成群的牛羊、大車,甚至於數十萬的民夫,這些,都是朱棣能拿得出手的所有力量。

就在這個冬天,畢功此役,打出三十年的太平!

這就是朱棣的盤算。

將軍們也磨刀霍霍,如此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自然是誰也不肯放過,所有人,此時此刻都在等待,朱棣深信。瓦剌和韃靼人在等,而自己,也在等。

熱乎乎的暖閣裡。朱棣並不為即將開始的大戰而煩心,對於他這等老將來說,打仗就是吃飯,並沒有什麼稀奇,此時的天子,關心的是自己的大後方,關注的是自己的後院。

金陵最新的訊息。已經一個個的傳來,朱棣似乎對此,還算滿意。

而太子的奏疏也已到了。楊士奇開啟,為朱棣念出來:“兒臣啟奏……父皇關愛之心,兒臣生受……父母養育之恩……兒臣豈敢……”

這是一封熱情洋溢的奏疏,裡頭的言辭懇切。大打親情牌。每一字每一句,似乎都經過了斟酌,裡頭決口沒有提及任何關於軍政的事務,總體上來說,這是一封家書,一封孝順的兒子,寫給遠在千里之外的父親,表達思念之情的家書。

朱高熾的斐然文采。在這封家書之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一些用詞,即便是楊士奇都不禁想為此擊節叫好。不過他依舊是面無表情,一字一句念出來。

而朱棣只是雙手橫在炭盆上頭,烤著手。他的臉上,看不出任何的溫情,天子之家,家事即國事,家書即國書,每一句話,都不能用尋常人家的思維去看待。

“好了。”唸到了一半,朱棣淡淡的道:“不必唸了,依朕看,這沒什麼新鮮的。”

楊士奇還在意尤未盡,可是聽到陛下喝止,連忙住口,忍不住說了一句:“其實……太子殿下還是有孝心的。”

“唔……”朱棣不置可否,卻是問道:“趙忠上路了麼?”

只提趙忠沒提兵部尚書夏元吉,那位仁兄好歹也是兵部尚書,由此可見,在朱棣心裡,趙忠的威脅,比之夏元吉更大一些。

楊士奇道:“昨天夜裡的奏報,趙公公和夏部堂都已上路了。”

“哦。”朱棣眯起眼來,淡淡的道:“上路了就好,近來在這北京城裡,那郝風樓和趙王平日都在做什麼。”

天子的思維,實在有點跳躍,連楊士奇都有點兒跟不上,楊士奇只得道:“這二人每日都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