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媳婦是要給公公婆婆磕頭敬茶的。連守義和何氏昨晚上留在了鎮上,可是連老爺子和周氏老兩口在老宅子裡,所以二郎今天一早,這是帶著新媳婦回來,給連老爺子和周氏磕頭來了。
二郎趕著馬車,走到早點鋪子前面,就把馬車停住了。
“四叔、四嬸。”二郎招呼道。
車簾子從裡面被人掀開,連守義、何氏從裡面探出頭來,然後是趙秀娥。原來連守義和何氏也坐在馬車裡。這馬車裡倒寬敞,三個人坐著也不擠。
新娘子趙秀娥有些靦腆。
“外邊冷,快把車簾子落下。”張氏和連守信就忙道,“爹和娘正等著你們把,你們趕緊回去。”
“那行,我們先回去了。老四,你倆也快點來。”連守義衝著連守信揮了揮手,就將車簾子落下,讓二郎趕著馬車進村了。
“這誰家的馬車,還挺氣派的。”張氏一邊說,一邊趕緊回了鋪子,“蔓兒,你們先回去吧。我和你爹就來。”
連蔓兒正想趕回去湊熱鬧,就和連葉兒、小七一起,追著馬車的後面往老宅跑。五郎比較穩重,要幫著張氏一起收拾了,才肯回去。
馬車一進村子,一群半大孩子好像突然從地底下冒出來似的。也撒著歡的跟在二郎的馬車後面跑,還有的跑到馬車前頭,倒退著身子往車裡看。他們這是想看新娘子。
可惜,車簾子遮的嚴嚴實實的,他們什麼也看不著。
被這些孩子前後這一簇擁。二郎不得不放慢了馬車的速度。
等到馬車在連家大門口停了下來,就看見已經有一群小孩擠在大門兩邊,都伸著脖子、興高采烈地盯著馬車。就等新娘子下車了。
果然,不論哪家有婚嫁這樣的事,對於小孩子們來說。都是喜悅的節日。
連守義和何氏先下了車。就呵斥著讓這群孩子們走開。呵斥的人並不認真,被呵斥的也嘻嘻哈哈,沒誰會走,只是都不再往前擠了。左鄰右舍的人們也都走出來,站在自家門口往這裡張望。
二郎扶著新娘子趙秀娥下了車。趙秀娥的腳落地的時候,露出了一點鞋尖。
“好一雙小腳!”
“二郎的媳婦真俊!”
遠近圍觀的人發出了讚歎聲,不知哪家一個潑辣的媳婦小跑過來,在二郎和趙秀娥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已經伸手將趙秀娥的裙子提了起來。
這下大傢伙不僅看見了趙秀娥的兩隻腳,還看見了一截花褲腿兒。
那媳婦讚了一聲,嘻嘻哈哈地走了。
二郎和趙秀娥都是滿臉通紅。但是那媳婦沒有惡意,村裡凡是有新媳婦。大都要經過這一一回,誰也惱不得。而且,得到越多的讚歎,這新媳婦,還有這戶人家,才越有面子。
院子裡有人迎出來,連守義就讓三郎把馬車拉進院子裡照看,帶著二郎和趙秀娥往上房走去。連蔓兒、連葉兒和小七隨後跟上,也有膽大的、好奇心重的孩子也跟了進來。
上房屋裡,連老爺子和周氏都收拾的利利落落地,闆闆整整地坐在炕上。地下,擺著兩個草編的墊子。二郎和趙秀娥進了屋,就跪在墊子上,衝連老爺子和周氏磕頭,叫“爺、奶”。
“快起來吧。”周氏道。
何氏就扶著趙秀娥站了起來,二郎也跟著起了身。
周氏從懷裡摸出兩個早就準備好的紅封,遞到趙秀娥手裡。這算是給新人的見面禮,也有人通俗地管這個叫“改口費”。
然後,就是何氏領著趙秀娥認人。先是長輩,從連守仁和古氏開始,然後是連守禮、趙氏、再然後是連秀兒。
趙秀娥都叫了人,每一回都能接到一個紅封。連家沒分家,各房沒有四房錢,那紅封裡的錢,自然都是周氏準備的。連蔓兒看著趙秀娥手裡捏著的紅封的形狀,就知道里面裝的是銅錢。那樣小小的一個紅封,能裝下的銅錢非常有限。
連家不富裕,這紅封只是個形式。
“老四兩口子咋還沒到,我剛路過鋪子的時候,還讓他們快點來。”連守義道。
“同輩的都見見,蔓兒,你去催催你爹和你娘。”連老爺子就道。
同輩的人都是平禮相見,也沒有改口費紅封。
連蔓兒去叫連守信和張氏,才走到大門口,迎面就遇上了,又一起回來。
“娘,爺和奶,還有大伯孃、三伯孃她們,都給改口費了,咱預備了沒?”連蔓兒就問。
“早預備下了,昨天你爺和你奶就囑咐了。”張氏拿出一個紅封來,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