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很好辦了。可是也不能排除秦家故意給假方子,讓他試藥喪命,但是從廖凱家人的口述中知道那鴿子就是用來試藥的,可是既然有動物實驗在先,他的死必然有不為人知的甚至極為專業的作案手法的可能。
王警官剛從秦家回到單位,就有人來找他,說是廖凱的弟弟,叫廖雲的人,有重要情況彙報。王警官急忙把他帶進傳喚室詳加詢問。
結果廖雲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就是廖凱自己曾經告訴弟弟,他就是張家集團的商業間諜,去秦家學藝本身就是為了弄到七靈花散的方子來的,這點連廖凱和廖雲的父母也不知道。
這讓王警官大吃一驚,因為如此一來,整個案子就極為可能是一起謀殺案,作案的嫌疑犯,秦家和張家都有可能。如果是秦家,那麼肯定是發現了廖凱的商業間諜的身份,於是實施的報復行為。
如果是張家,那麼從沒死的試藥鴿子上足以證明,七靈花散的內方已經讓廖凱配製出來,只不過張家一直盯著他,一旦他成功,為了不影響張家的聲譽,便暗下毒手,偷樑換柱,把配製不成功的藥給換掉,神不知鬼不覺地殺人滅口。
其實廖雲是十里八鄉有名的二流子,不務正業,好吃懶做,自己小學沒念完就輟學在家。而自己的哥哥畢業後,有分配工作都不去,先是去了張氏集團,然後又到秦家學藝,而且薪水不菲,這讓他十分羨慕,於是就幾次找哥哥要錢。廖凱也十分重兄弟情義,多次給他錢,但是有一次,他竟然張口要五千元,廖凱當時為了配藥,花了不少錢,自己也拿不出,又害怕弟弟不信,糾纏自己,於是就告訴了弟弟自己是商業間諜,準備配製出七靈花散賣給張家,然後做張家的總經理。廖雲這才信了,不再糾纏哥哥。但是廖凱想獨吞藥方自己幹一番大事業的想法,可就連廖雲也不得而知了。
王警官重新把整個線索想了一遍,如果以目前的證據,廖凱是他殺的可能性極高,但是都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秦家或者張家有人在廖凱配藥期間接觸過他,而且秦羽漢和張正國或者其他可能的嫌疑人都有不在場證據,這點廖凱的父母也證明。廖凱當晚並沒有接觸任何人,甚至一連幾天晚上都沒有,而從現場的痕跡來看,也沒有人夜晚潛入,偷樑換柱的跡象。
所以王警官決定,按以前辦案的套路來,先把當事人扣起來,自己在到各方尋找證據,因為他覺得,這個案子基本可以定位為謀殺了,而且離取得證據的日子也不遠了。於是他立刻派手下人,把張氏集團的張正國和秦羽漢一起拘留,分別審訊,他們招了自然好,如果不招,自己取證也有足夠的時間。他絕對相信自己的經驗,那就是肯定有人從中動了手腳,既然有人那就一定會有蛛絲馬跡。
秦羽漢業覺得一切來得太突然,上午警方還只是找自己來了解情況,可是下午卻來抓人來了,秦偉更是不解,要阻攔,許建華急忙攔著他,說道:
“秦偉,事情總有解決的時候,不要亂來。”
秦偉也不是魯莽之人,而且有徐建華的幫忙自己心裡也有底,於是就給父親送去一些常用物品。
而秦家的藥堂也只得歇業,張家因為有很多員工和經理,經營倒也不是很受影響。但是這個案子已經轟動了整個縣城,而且眾說紛紜,有的說秦家報復得對,有的說是張家暗中去了方子,把廖凱滅口了,但是都是人為廖凱的死是謀殺的,只有少數人覺得秦家是冤枉的,張家也不像敢殺人的樣子,但是被人一問廖凱的死因,卻又講不出個所以然來。雖然大都是褒秦家,貶張家,但是從法律角度,即便秦家是有道義上的制高點,可也是要收到法律制裁的。但是民眾就不管這些了,只是把案子的情況傳的越加邪乎,越能贏來周圍人的刮目相看,好像整個案子,兇手作案,他就在一旁看著一樣。(未完待續。)
第二十三章 察微知著
王警官透過對廖雲的摸底也明白,他透露給警方這條線索,也不過是看到張家秦家都是富裕人家,無非是想從這兩家潛在的嫌疑人中討得更多的賠償,至於捏造事實,他絕對不相信一個二流子敢有這麼大的膽子。透過對秦羽漢和張正國的問話,王警官和確實了自己的判斷,張正國承認了自己曾暗中讓廖凱做自己的商業間諜的事實,這讓王警官信心大增。但是秦羽漢卻始終不承認自己知道廖凱的商業間諜的身份,而是真心待他為學生,還準備將來把七靈花散傳授給他。只不過七靈花散在學的時候,都是秦家子弟先是看上幾十遍才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配製,而秦羽漢認為廖凱是操之過急,自己害了自己。
但是王警官問起七靈花散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