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做過記者,又在美國做過大學教授,太平洋戰爭前夕來到上海,1941年創辦了這個刊物。那時戰火遍及歐洲,歐洲書刊已很難再運到上海,他的意思,是要給戰時滯留在上海的歐美人一個“精神家園”。
機會是不期而遇的。
張愛玲就此出手了!
1943年1月,她在《二十世紀》首發一篇長文,多達8頁,還附有她手繪的12幅女子髮式、服飾插圖,文章題為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直譯為《中國的生活與服飾》。當年底,她又將此文改寫成中文,發表在《古今》半月刊,即著名的散文《更衣記》。
她用英文小試鋒芒(5)
這篇英文文章,文字流暢,略帶維多利亞末期文風;插圖線條簡潔,勾勒傳神。文章不單是談了中國人的服飾沿革,還發掘了服飾所包含的文化心理,說中國服飾在細節上的繁複與變化,是“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費了精力”,而這,“正是中國有閒階級一貫的態度”。
她的長文,出手不凡,主編梅涅特驚為天人,特在“編者例言”中隆重推薦,聲言“她有能力向外國人詮釋中國人”。他不吝讚美之詞,誇張愛玲是“極有前途的青年天才”。
——別人的“天才”讚詞,與她自己的“天才”自許,在這裡暗合了!這給了她極大鼓舞。
此後,她一發不可收拾,一年內共在該刊上發表9篇文章,其中6篇是影評。
《二十世紀》的封面上,曾經登過一些撰稿人照片。張愛玲也有一張,長髮及肩,描了眉、塗了口紅,模樣相當之時尚,應是她照得最漂亮的一張。
還有,她寫的關於中國文化的文章,即中文譯名為《洋人看京戲及其他》和《中國人的宗教》這兩篇,也極受讀者歡迎。
這幾篇文章,都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視點,就是“用洋人看京戲的眼光來看中國的一切”,找出那鑼鼓喧天背後“悽寂的況味”。
一般為她作傳的人,都不大深談這幾篇文章。實際上,她此後文學創作的要竅和視角,在此都已基本成型——有如旁觀似地冷眼審視,細細密密地摹寫,其骨子裡是在描畫淒涼。
在《二十世紀》上一炮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