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點頭道:“這是你進帳以來,說的第一句人話。實話告訴你吧,第三條門兒都沒有,任免官吏,徵收賦稅,這是國家的權力。我若答應了你,就是民族罪人,其他的還可以商量。”
蔡京聞言,翻開那小冊子一看,第三條是“在轄區之內,定南王有權任免官吏,徵收賦稅,中央朝廷不得干預”。這一條,恰恰是最重要的一條。不過蔡京來的時候,就已經料到王鈺不會接受,本來打算讓宗澤打一場勝仗,談判桌上也有底氣,誰知道一敗塗地。現在沒有了籌碼,也只能任由王鈺壓價了。
“好,咱們是老交情了,我也不跟你玩虛地,這一條撤除。剩下的三條……”
王鈺此時吃完早飯,一抹嘴巴打斷他的話:“其他三條也還得商量,封王沒有問題,位在諸王之上也沒有問題,他趙構想作藩王,我成全他。可‘永鎮’這兩個字,不能寫進詔書裡,只能是‘代表朝廷鎮守一方’。還有,趙構地轄區,僅限於兩浙路,江南東路。剩下的,我已經攻克的就不說了,其他凡是不屬於這兩路地地盤,都給我交出來。趙構麾下兵馬的軍餉裝備,和其他衛戍區地一樣,一個子也不能多。這兩路的軍事,中央朝廷不過問,但是行政官員,要由中央朝廷統一任免,你們無權過問。就這些,成就成,不成就回去備戰。”
蔡京聽罷,將大拇指一豎:“王小寶,你行,老夫一把年紀,也不能不服你!”
第三桶 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更新時間:2007…12…28 15:08:19 本章字數:10785
大帳,王鈺與蔡京定下了議和的基本框架後,蔡京向趙構稟報。而王鈺也同時返回廬州帥府向趙桓奏報議和事宜,畢竟名義上,趙桓還是大宋皇帝。出人意料的是,這兩兄弟對議和,以及議和的條件,都沒有表示異議,一口答應下來。
王鈺知道,趙桓對他的九弟仍舊抱有幻想。而趙構呢,一旦王鈺大軍兵臨城下,他已經嚇破了膽,特別是那天城樓上一炮正打在他身旁,讓他足足後怕到現在。王鈺能答應那三條,已經算是撿到便宜了。這件事情裡面,最鬱悶的是,莫過於王鈺。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大軍在江南久戰不退,取勝當然是有希望,但是一旦大軍被牽制在江南,北方勢必生變,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權衡利弊之下,王鈺只能作出一定的妥協,只要趙構放棄皇帝尊號,向北稱臣,保持國家的統一,什麼都可以談,畢竟穩定壓倒一切。趙氏兄弟點頭之後,朝廷方面和杭州方面均派出代表,與杭州蘇堤展開談判,在當年蘇東坡主持修建的河堤上,定下了議和細則。
八月上旬,趙桓正式下詔,冊封趙構為平東王,位在諸王之上,併兼任這兩個衛戍區的指揮使。不是定南王麼?這裡面,蔡京的詭計被王鈺識破。趙構所佔領的兩浙路,江南東路,都處在大宋東部,他卻討要定南王的封號,那是不是就可以理解為,趙構的轄區應該在東南?他以後是不是就可以藉著這個名義,向東南沿海“發展”?
正如王鈺所說,這世上沒有誰是傻子,你蔡京精明,我王小寶也不笨。除冊封趙構為平東王外。詔書中還決定,由平東王趙構,代表朝廷鎮守兩浙路,江南東路。也就是日後的浙江全境,安徽南部,和江西北部,朝廷原則上不過問這兩路的軍事,但行政方面,不歸趙構管轄。兩個衛戍區的軍餉,裝備。由中央朝廷統一撥給,趙構不得越權。除了這兩個衛戍區以後,所以被趙構兵馬佔據的地盤,都必須立即撤兵交權。
詔書一下,江南平定,王鈺為防日後生變,在淮南東路衛戍區設定江南東大營。留有守軍六萬,在荊湖路衛戍區設定江南西大營,除原有駐軍三萬五千外,撥給鄭成風兵馬三萬,共計六萬五千兵力。這兩個大營地最高長官,都由王鈺自己兼任。黃信與鄭成風,除擔任衛戍區的指揮使外。還兼任大營副總管,實際負責監視趙構。
黃信是年前才歸順的降將,讓他出任衛戍區的長官,王鈺的嫡系們很有意見。認為對黃信提拔得太快,這不合規矩。可王鈺有他自己的考慮,黃信綽號鎮三山,以防守著稱,由他鎮守江寧府,是最合適的人選。另外還有一層原因。黃信與岳飛不和,而王鈺準備重用岳飛,必須把這兩個人給調開。
諸事完畢,王鈺回稟趙桓之後,班師回朝,要在中秋佳節之前,回到京城。此次出征江南,勢如破竹,斬獲頗豐,可王鈺心裡卻沒有多少喜悅之情。政治是這個世上最不可捉摸的東西。充滿了妥協和變數,便宜不可能讓他一個人佔了。
可麾下一班戰將。仍舊歡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