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3 / 4)

小說:奮鬥在紅樓 作者:淘氣

都察院的左右副都(僉)御史能出任巡撫、總督。

沙勝五十多歲的年紀擔任從三品的右參政,年紀和官職還是比較般配的。

沙勝有些疲倦的道:“如今揚州府鹽課拖欠嚴重,鄭員外若是能捐輸補齊,朝廷自會有賞賜。”

坐在鄭元鑑下首陪客的長子鄭文植心裡嗤笑:我家出錢,為你的政績?

揚州鹽商需要巴結的是城裡兩淮鹽運司的楊運使。

鄭元鑑和氣的笑道:“沙大參,非是在下不願意,實在沒有這份財力。萬望海涵。”

大參是參政的別稱。參議的別稱叫小參。比如賈政此時任通政司右參議,別人就可以稱唿他為賈小參。

沙勝臉色漸漸的沉下來。他在北直隸當提學官時,脾氣就是很剛直。今日拉下臉面、放下身段到鄭元鑑家中來遊說,竟然是這麼個結果。冷哼一聲,拂袖而走。

鄭元鑑一路苦笑著送沙勝出府。

看著沙大人的轎子遠去後,鄭文植譏笑道:“沙守道這和乞討有什麼區別?關鍵還要這麼多,若是幾千兩銀子,我鄭家就給他了。值當什麼!”

鄭元鑑瞪兒子一眼。

鄭文植笑一笑,收了話頭,跟父親往府裡走。(未完待續。。)

第兩百七十六章 一封公文

天色矇矇亮,賈環宿醉方醒,洗漱一番後,和何師爺一起下了返回小秦淮河上的畫舫,吃過早點,前往分守道衙署。

此時,位於舊城裡的察院後院中,紫鵑、襲人、晴雯、如意等丫鬟已經起來。

襲人在裡屋裡服侍著黛玉起床。金紅色的晨曦從窗外透進來。紫鵑和晴雯兩人在鏡子前梳頭。她和晴雯的私交很好。

自昨天下午和三爺說明情況之後,紫鵑心裡就定下來。她相信三爺能處理好。這時,挽著頭髮,看著玻璃鏡中的晴雯那張俏臉,笑著打趣道:“晴雯,你家三爺昨天喝花酒去了哦…”

晴雯是三爺的屋裡人。這是闔府都知道的事情。

晴雯大眼睛笑的眯起來,神態生動,反駁道:“我又管不了。你和寶姑娘說去。”

紫鵑聽得嬌笑起來。鬼扯呢。寶姑娘怎麼可能會管三爺這事?

她走的時候,事情還沒眉目呢。昨晚和晴雯夜聊,才知道三爺和寶姑娘的婚事要定下來了。嘆道:“三爺做事,很有章法。唉,喝花酒總比寶二爺喜好男…風好。”

她一想著寶玉和秦鐘的事情,就覺得噁心。

晴雯抿嘴笑著點頭。她對寶玉印象不好。紫鵑姐姐看起來也不大喜歡寶玉啊!而且快要變成三爺的…粉絲咯。

賈環在上午時分,和沙勝在分守道署衙儀門內的一間偏廳裡見面。自沙勝年初來江南任職,有段時間沒見,京城裡也發生了很多事情。聊起來,感慨很多。

沙勝捻鬚道:“京中之事,伯玉已經和我說起。子玉功勞不小。這次伯玉前往金陵擔任閒職,對你來說,也是一個契機。”

他的好友張安博是京城名儒,經義水平,尤在他之上。賈環要是跟著張安博潛心學習兩三年,以賈環的悟性,雍治十四年的會試必定可以取中。差別只在於名次而已。

賈環笑著道:“學生也是這樣認為。能在山長門下學習一段時間是一件幸事。”

沙勝微微一笑,聊起林如海的事情,長長的嘆口氣,“子玉你要是早來三個月,我的心病就可以盡去啊!”

揚州城內行政體系中,最大的衙門是分守道衙署。但真正的第一大衙門是兩淮鹽運司。而管著兩淮鹽運司的官員就是巡鹽御史。這絕對是揚州城內最有含金量的職位。鹽事,都得聽這位的。

他是不知道林如海是賈府的女婿。而現在知道了,林如海卻已經病重,有數月沒有出來視事。

想著昨晚在鹽商家中的遭遇,沙勝心中很是不滿。他固然是為政績。若是能追繳100萬兩白銀的鹽課,肯定能得一個能員的名聲。但同時也是為國家、朝廷增加賦稅。

如果這件事有巡鹽御史參與,怕是情況不大一樣。

在一旁陪客的何師爺獻上計劃:“東翁,這事我昨晚和子玉提起過。正好有個法子。揚州鹽商夾帶私鹽,屢禁不絕,可行文揚州府、江都縣嚴查綱商的私鹽。”

沙勝微微沉吟,道:“鹽商攜帶私鹽,幾乎人人都是如此,若是要查,只怕犯眾怒。”

何師爺道:“今晚大鹽商汪鶴亭要在西園中舉行中秋詩會。東翁也要出席,屆時對鄭家表示不滿即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