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2 / 4)

。”

“怎麼說呢?”

“當我們做夢時,我們以為自己置身真實世界中。那麼,我們清,醒時的感覺與我們做夢時的感覺之間有何區別呢?笛卡爾寫道:

‘當我仔細思索這個問題時,我發現人清醒時的狀態與做夢時的狀態並不一定有所分別。’他並且說:‘你怎能確定你的生命不是一場夢呢?”’“傑普認為他躺在男爵床上的那段時間只不過是一場夢而已。”

“而當他躺在男爵的床上時,他以為自己過去那段務農的貧窮生活只不過是個夢而已。所以,笛卡爾最終懷疑每一件事物。在他之前的許多哲學家走到這裡就走不下去了。”

“所以他們並沒有走多遠。”

“可是笛卡爾卻設法從這個零點開始出發。他懷疑每一件事,而這正是他唯一能夠確定的事情。此時他悟出一個道理:有一件事情必定是真實的,那就是他懷疑。當他懷疑時,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於他在思考,那麼他必定是個會思考的存在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Cogito,ergosum。”

“什麼意思?”

“我思故我在。”

“我一點都不奇怪他會悟出這點。”

“不錯。但請你注意他突然間視自己為會思考的存在者的那種直觀的確定性。也許你還記得柏拉圖說過:我們以理性所領會的知識要比我們以感官所領會的更加真實。對笛卡爾來說正是如此。他不僅察覺到自己是一個會思考的‘我’,也發現這個會思考的‘我’要比我們的感官所觀察到的物質世界更加真實。同時,他的哲學探索並未到此為止。他仍舊繼續追尋答案。”

“我希望你也能繼續下去。”

“後來,笛卡爾開始問,自己是否能以同樣直觀的確定性來察知其他事物。他的結論是:在他的心靈中,他很清楚地知道何謂完美的實體,這種概念他一向就有。但是他認為這種概念顯然不可能來自他本身,因為對於完美實體的概念不可能來自一個本身並不完美的人,所以它必定來自那個完美實體本身,也就是上帝。因此,對笛卡爾而言,上帝的存在是一件很明顯的事實,就像一個會思考的存在者必定存在一樣。”

“他這個結論下得太早了一些。他一開始時似乎比較謹慎。”

“你說得對。許多人認為這是笛卡爾的弱點。不過你剛才說‘結論’,事實上這個問題並不需要證明。笛卡爾的意思只是說我們都是具有對於完美實體的概念,由此可見這個完美實體的本身必定存在。因為一個完美的實體如果不存在,就不算完美了,此外,如果世上沒有所謂的完美實體,我們也不會具有完美實體的概念。因為我們本身是不完美的,所以完美的概念不可能來自於我們。笛卡爾認為,上帝這個概念是與生俱來的,乃是我們出生時就烙印在我們身上的,‘就像工匠在他的作品上打上記號一般。”’“沒錯,可是我有‘鱷象’這個概念並不代表真的有‘鱷象’存在呀!”

“笛卡爾會說,‘鱷象’這個概念中並不包含它必然存在的事實。但‘完美實體’這個概念中卻包含它必然存在的事實。笛卡爾認為,這就像‘圓’這個概念的要素之一就是,圓上所有的點必須與圓心等長一樣。如果不符合這點,圓就不成其為圓。同樣的,如果缺少‘存在’這個最重要的特質,一個‘完美的實體’也就不成其為‘完美的實體’了。”

“這種想法很奇怪。”

“這就是典型的‘理性主義者’的思考模式。笛卡爾和蘇格拉底與柏拉圖一樣,相信理性與存在之間有所關聯。依理性看來愈是明顯的事情,它的存在也就愈加可以肯定。”

“到目前為止,他只講到人是會思考的動物,以及宇宙間有一個完美的實體這兩件事。”

“是的。他從這兩點出發,繼續探討。在談到我們對外在現實世界(如太陽和月亮)的概念時,笛卡爾認為,這些概念可能都只是幻象。但是外在現實世界也有若干我們可以用理性察知的特點,這些特點就是它們的數學特質,也就是諸如寬、高等可以測量的特性。這些‘量’方面的特性對於我們的理性來說,就像人會思考這個事實一般顯而易見。至於‘質’方面的特性,如顏色、氣味和味道等,則與我們的感官經驗有關,因此並不足以描述外在的真實世界。”

“這麼說大自然畢竟不是一場夢。”

“沒錯。在這一點上,笛卡爾再度引用我們對完美實體的概念。

當我們的理智很清楚地認知一件事物(例如外在真實世界的數學特性)時,那麼這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