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對中國影響很大,國際事務對國內政治會有影響的,為什麼呢?因為日俄戰爭在中國的領土上陸續打了一年多,剛爆發的時候,中國國內兩派中的維新派就說日本肯定勝,因為日本是君主立憲制,俄國肯定敗,因為俄國是專制之國。但那時更多人認為日本要敗,因為近代以來還沒有出現黃種人打敗白種人的情況,頑固派認為俄國肯定勝。打了一年多之後,俄國大敗,這一下子使中國人認識到,勝利不在於黃種人或白種人的區別,而是在於制度,這是君主立憲制打敗了君主專制。這樣,從前懷疑君主立憲的人,也傾向於支援立憲了。這是維新派從低潮走到高潮的起點。
支援君主立憲的中國人開始只是覺得這個制度能使中國強盛,就支援這個制度,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立憲派也在活動,慈禧沒辦法,就說準備立憲,但她推到了以後,說要先研究,派大臣去外國考察。大臣考察回來後,彙報了各國的政治情況。但這些政治上的建議都沒有實現。不過,她的新政有兩個大成果:第一,1905年,廢除了科舉制度,雖然這時光廢除這個並不夠,但還是值得肯定的。第二,這一點從前人們注意不夠,我現在的歷史觀是比較注重日常生活的歷史。中國人的公共觀念從此有了加強,具體表現在哪兒呢?中國的圖書以前有皇家藏書、私人藏書,沒有公共圖書館,沒這概念。有皇家園林、私家園林,但沒有公園。中國從來就有收藏古董的傳統,私人收藏也很多,但沒有公共博物館。1905年大臣去外國考察發現國外有很多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公園,覺得很好,他們給慈禧的奏摺裡都提到這個。所以最後新政沒有搞政治體制改革,但允許辦公共事業,我覺得這點很重要。最早公園遊園有規定,比如單日男性,雙日是女性。
剛才講到清政府在1905年實行新政,新政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沒有做更多的事情。這時候立憲派和革命派都在活動,革命派要求推翻政府,立憲派要求開國會。對此,清政府遲遲沒有響應。1898年戊戌維新失敗之後,實際這個社會發展的動力已經從體制內地位最低的知識分子移到了體制外的留學生、會黨的身上。當一個社會改革的動力由體制外的人承擔的話,它要求和達到的後果就不是體制內的改革改良,而是一場革命,從根本上把這個王朝推翻。而清政府始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它自己放棄了最後的機會。1905年後,它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還是沒有動作,立憲派應該說是政府的統治基礎了,多是富商紳士等,他們都主張立憲,而清政府拒絕了,一點權力都不肯讓出。立憲派就組織了很多次的和平情願活動,但清廷還是拒不立憲。到慈禧和光緒都去世了,還是不立憲。
。 想看書來
中國:被延誤的現代化(8)
1911年,已經到了最後時刻了,立憲的聲音越來越強大了。政府說採用內閣制,但內閣出來以後,大家一看,稱之為皇族內閣。按照立憲的規定,皇族成員是不能當內閣閣員的。但清政府的內閣大部分都是皇族成員,那就是搞立憲是假的,實際說明清政府根本沒有立憲的想法。清政府的社會基礎已經很薄弱的時候,只要一個偶然的事件就能使它滅亡,所以,1911年看起來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就導致了清朝的垮臺。
從晚清歷史看,清政府一直是被動變革,也是中國近代化一點一點被延誤,有進展,但是在重重阻力中被延誤的進展。清政府總是在下一個階段做上一個階段應該做的事,我在一篇文章說,它不知道積累越多,應付的利息越大。積累的利息越高,到後來承擔不起,就連本帶利沒了,就是崩潰、垮臺。
清政府垮臺後,中國進入一個權力失衡的時期,軍閥混戰,我就不講了。這個階段,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中國的經濟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因為帝國主義都忙於打戰,並且還需要大量的原料材料,中國的民族工業恰恰這時候有個大的發展。
從1927年以後,國民黨形式上統一了中國,這時開始了工商業的建設。27年之後城市工商業有了比較快的發展。從27年到37年抗日戰爭之前,但這個階段是畸形發展的,城市工商業發展很快,但農村政策始終很失敗,農村仍是一片凋敗的景象。國家分成了兩部分,城市在發展,農村在凋敗,這是不行的,所以後來共產黨把重點放在農村。
抗日戰爭把城市的發展也給打斷了,到1945年抗戰勝利,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除了香港澳門沒收回以外,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成為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成為一個大國,這是中國夢寐以求的。
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