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語出孫中山1922年8月24日與報界的談話,論及康、梁的輿論作用,“常言謂‘一支筆勝於三千毛瑟槍’。”毛借用此說是對丁玲過去文學成就的一種認可,更是對她到延安以後的一種期待。
換一個角度,換一個例子。1961年冬天的某日,毛澤東剛剛寫完《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這篇文章之後,心情愉悅,上班的時候,他的衛士張仙朋進來給他倒開水,毛澤東就問,小張,你知道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嗎?小張當然不知道,看著毛主席傻笑。毛澤東很有興致地把這篇文章的觀點給他講了一遍,講完以後看他還是似懂非懂,毛澤東長嘆一聲說了一句話:“人們常說虎死了留皮,人死了留名。我這個人啊,只要給人民留下點兒文就行了。”(20)為了留文,毛澤東確實殫精竭慮。從60年代初期到中期,中共中央評蘇共中央來信的###,是當時非常著名的九篇大文章,由陳伯達、康生、吳冷西、胡喬木、田家英等黨內大秀才們參與起草,但最終均由毛澤東欽定。這不是因為毛乃黨內一把手,而是因為他的文章水平比大家高出一籌。在1965年,修改五評《戰爭與和平問題上的兩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