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部分(3 / 4)

小說:風流名將 作者:笑傲網路

臉訝異,此話頗有玄機,“不如易大人有何妙策可解子晳煩惱”,子晳乃是方安中的字,易中天與他同品,自稱字號表示平起平坐,然而易寒只是從一品,樞密使卻是正一品,其實還有高低之分

易寒也不著急,將方安中的煩惱大概羅列出來,無非是糧餉,物資,已經國內兵員匱乏,話中之意卻暗指藩王欲起兵之危

一番話說的方安中頓時從容,次子莫非有通天之能,此等軍事機密他竟瞭如指掌,非但如此對他樞密院的困難之處也一針見血,無論他是透過猜測還是從某種渠道獲悉都是令人驚訝,至此才認真打量起眼前的年輕人,從他言行舉止,心志性格做了一個大概的判斷,暗暗與其他人相比較,竟覺得他毫不遜色,嘆道:“兩權相利取其重,兩權相害取其輕,然而二者皆重又當如何捨棄”

易寒決然道:“另闢蹊徑”

這四個字卻讓方安中眼前一亮,喃喃念道:“另闢蹊徑”,慢慢思索起來,一會之後問道:“易大人請說來”

易寒笑道:“知院大人所煩惱的根源,無非是沒有充分的把握,大人何不想想如何達成想要的結果,至於那地方駐軍之難,暫時不去考慮“

方安中反駁道:“兵員匱乏,糧餉物資短缺,沒有根本,如何一戰?”

他一激動不知不覺將晦而不明言的話直接講了出來,易寒也不見縫插針,卻正色道:“知院大人,百萬廂軍,不如十萬雄師啊,我的建議是地方駐兵裁軍減員,士兵歸農,增強生產能力,此消彼長乃是平衡之道,否則冗兵坐食,戰力積弱,國勢日衰,國破家亡“,說道最後四個字,易寒加重了語氣,此乃是易寒所擅長的談判之法,誇大事實,壓迫對方心理,讓對方的思索惟自己所掌控

方安中思索著,不得不說假如按照易中天所講裁軍減員,確實能瞬間解決困擾樞密院長久的問題,只是關鍵時刻,非但不徵兵加編,反而裁軍減員,這是很冒險的做法,誰也不敢輕易的說出這個建議,會讓別人認為乃是藩王安插在朝堂的內應,這個年輕人的建議穎大膽的很啊,細細思索,卻有幾分可行,只可惜他說的不是時候,如今是關鍵時刻,面對藩王兵力屯兵,誰還有這種魄力,沒有人敢冒這個險,他臉色一變,厲聲責道:“易大人明知道內亂在即,卻建議裁軍減員是何道理”

易寒從容不迫,緩緩道:“知院大人,我說過百萬廂軍,不如十萬雄師,假如真的有內亂,你那些地方廂軍又有什麼戰鬥力呢?”

方安中看著易寒,不客氣道:“紙上談兵,你可知道地方有朝廷駐兵才是朝廷的疆土,倘若沒有駐軍把守,例如將江南之地拱手讓與敵軍,喪失對這些沃土的控制,又拿什麼充盈國庫,待對方慢慢蠶食擴張佔據,就算京城有百萬雄師,無銀無糧無衣又如何跟人家打,地方駐軍的重要性並非你想象中那麼簡單,戰略意義重於戰鬥力,把守各要塞,是讓敵人進軍緩慢,我等以逸待勞從容應對”

易寒點頭道:“知院大人教訓的是,中天知錯”,他如何會不懂得這個道理,他的想法是想先下手為強,並非坐以待斃,與方安中的言論並不矛盾

方安中淡道:“易大人,我公務繁忙,不便招待”,卻是打算送客

易寒立即道:“知院大人,假如我們主動進攻,大人所顧忌的豈不是子虛烏有”

“什麼”方安中吃驚的頓時就站了起來,大東國此刻何人有魄力說出這樣的話來,他不能,賢王不能,皇上也不能,易中天兩次出驚人之語,方安中慢慢的將易中天所說的話聯絡起來,裁軍減員,士兵歸農減輕朝廷負擔,以農養戰,好大一盤棋,好有魄力的想法,相信沒有人會想到,只要拖延藩王的起兵日子,再處理幾處細要,此舉可行,可到底要誰來領兵,莊庸凡還是孤龍,他看著易中天,或是眼前這個挺拔身子的年輕男子

第七節 天邊的人兒

因為貴州軍的支援,北敖拿下保州城變得艱難,敵我雙方鏖戰半個月,互有傷亡,安卑方面毫無進展,拿下保州似乎變得遙遙無期

而當華中王府和華東王府兩路兵馬抵達保州城南面三十里開外,局勢又發生了變化,安卑受困於戰線太長,糧草補給不及時,而保州城在短時間之內又無法攻破,而選擇了撤兵,不再繼續僵持下去

安卑退回了順平,不給大東**隊交戰的機會,不得不說越裡古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華中王府和華東王府是借來作為援救的兩路兵馬,總不能永遠駐紮在保定城周邊地區,而要轉守為攻,攻打順平又好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敵人不來進攻就燒高香了,難道還自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