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熊完(即考烈王)入質於秦,曾向秦昭王上書,止兵攻楚。又設計使公子完喬裝出關回楚繼位,被任為令尹。他兩朝仕楚,在相位執政達二十五年。曾發兵救趙解邯鄲之圍;北伐滅魯開拓楚邊境。公元前241年為縱約長,統率五國聯軍抗秦,突破函谷關,再現東方六國合縱之強勢,重振楚國雄風,也使他名揚諸侯。遺憾的是晚年昏聵,不聽忠告,“當斷不斷”,在考烈王死後,被奸臣小人刺死,舉家慘遭殺害。
孟嘗君(?—前279年)名田文,齊相田嬰之子,襲父爵封於薛(山東滕縣),號薛公。他疏財仗義,禮賢下士,廣交賓客,不分貴賤,連雞鳴狗盜之徒都收養,有食客三千。他知人善任,以賢達睿智聞名於諸侯,備受世人敬重。先後在齊、秦、魏等國為相,搏鬥斡旋幾十年,竟能左右逢源,進退自如。在齊為相,輔助齊涽王富國強兵,聯合韓、魏先後打敗楚、秦、燕三國,一度入秦為相,遭忌被囚,又巧脫險境。歸齊復相職,重組合縱勢力聯兵抗秦。後避齊亂出奔魏國任相,於公元前284年會秦、趙、韓、燕五國聯軍破齊,威振天下。齊復國後,襄王即位,對他敬畏,主動請他輔政。死葬薛城東郊,無子遺。
侯嬴 戰國時魏人,為人板正,家甚清貧,古稀之年仍在魏都大梁(開封)作一守門小吏。信陵君聽 說他賢惠,用車把他接回家中,待為上賓。魏安厘王十二年(前257年),秦兵攻趙,平原君求救於魏,魏王派將軍晉鄙率兵十萬救援,可至中途屯兵不前,信陵君見此急切難耐,欲自帶門客救趙。他見而不送,詢問其故,乃上“竊符救趙”之計,並推薦勇士朱亥隨行,擊殺晉鄙奪兵權,遂將兵救趙卻秦,解邯鄲之圍。
毛遂 戰國時平原君門下食客。河南原陽人,曾師從孫臏學縱橫之術。其貌不揚,卻有機謀,且膽識過人。趙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軍圍攻趙都邯鄲,其時邯鄲城內民困兵微,形勢危急。趙王派平原君使楚求援,時人員不足,毛遂自薦從行。既至楚,見楚王顧慮重重,久議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