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蕭瑟,又登高望江,夾雜著水汽的寒風撲面而來,令人刺骨,但胡應嘉好一會兒才緩步走下山坡。
重新入城,就在路邊隨意找了個小飯館,兩盤菜,一碗湯,再配上一小壺女兒紅,胡應嘉也吃的津津有味,雖是世家出身,但他並不是那等用度豪奢的人。
“四錢銀子?”胡應嘉有點意外,抬頭看著掌櫃,“聽聞辣椒價格高昂,這洋芋、番茄也是珍物。”
“算不上珍物。”掌櫃的點頭哈腰道:“其他地方沒有,鎮海還能沒有?”
胡應嘉愣了下,很快想明白了,辣椒、洋芋、紅薯、番茄、黃金棒在京城自然是珍物,錢家酒樓售價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但在東南已經種過一季,甚至不止一季,至少在鎮海算不上稀奇了。
丟下個銀角子,胡應嘉笑道:“不用找了,淮安會館往哪兒走?”
很有意思的現象,就如京城一樣,鎮海也有不少會館,浙江本地的倒是不多,大部分都是南直隸、湖廣的,這也是提供各類出海貨物最主要的產地。
“噢噢,就後面那條街,一直往東,看到松江會館再往北就瞧見了。”掌櫃嘖嘖道:“南直隸那麼多府洲,就屬松江、徽州兩地會館選的位置最好。”
這是當然的,松江是錢淵鄉梓,徽州是汪直的鄉梓。
胡應嘉道了聲謝出門,沿著路往東,在松江會館門口看了幾眼再往北,不多時就見到了淮安府的會館。
“克柔,剛還讓人去驛站尋你。”膚色黝黑的中年漢子迎了出來,“總算來了。”
胡應嘉拱手行禮,“六叔,適才隨意走了走。”
這漢子是胡應嘉隔房的叔父胡孝行,舉業不暢,連個秀才都沒考上,早早就開始為族裡打點庶務,兩個月前起意南下來鎮海探探路。
胡孝行將侄兒拉到角落處,低聲問:“你和錢龍泉、孫文和、陳登之不是同年嗎?怎麼會住在驛站?就算不住在錢宅至少也應該住在縣衙……”
胡應嘉臉黑如鍋底,難道天天聽他們奚落自己?
胡孝行疑惑追問道:“就算同年走的不近,但二哥和徐閣老有書信往來……錢龍泉是徐閣老孫女婿啊。”
這話裡的二哥指的是胡應嘉的父親胡效忠,當年在順天府任職,和徐階有一份交情,胡應嘉就是因此被調回京中入六科為給事中。
胡孝行疑惑於,你胡應嘉是徐階的門生,他錢龍泉是徐階的孫女婿,怎麼會有如此隔閡?
胡應嘉額頭青筋動了動,徐階和隨園的幾次交手都沒浮出水面,錢淵兵圍巡撫衙門也只是針對趙貞吉,雖然京中東南多有人知曉徐階、錢淵已然決裂,但普通人哪裡知曉這訊息……就連汪直都不知道呢。
胡孝行有些失望,“本還想著你帶著走一趟錢宅。”
“做甚?”
“總歸……”
胡孝行話還沒說完,幾個剛進門的中年人嚷嚷著引得大家看過去。
“又漲了!”
“一個月二兩銀子!”
“真是死要錢啊,名不虛傳!”
“這等話也敢說,晚上睡覺摸摸腦袋還在不在脖子上!”
胡孝行努努嘴,“八成是在說錢砍頭。”
胡應嘉眯著眼細聽片刻,胡孝行在邊上解釋道:“從六月份開始,縣衙向商戶收取淨街銀,每戶一兩五錢,看樣子是漲到二兩了。”
“每個商戶都要繳納?”
“不,只有坐地戶繳納。”
“坐地戶?”
“在城內設了鋪子的才繳這筆銀子。”胡孝行笑道:“說多也不多,能設鋪子的也不在乎二兩銀子,但這沒名沒分的!”
胡應嘉搖搖頭,“怎麼會沒名沒分,去年在江西宜春縣,就有巡檢司設卡收稅……說起來,聽聞通商,只是海商出海販貨時才納稅銀?”
“是,在碼頭、城內交易,並不納稅。”
“所以錢龍泉才找了這個名頭……淨街銀。”胡應嘉笑了笑,“居然沒人鬧事?”
“誰敢鬧事?”胡孝行咂咂嘴,“侯濤山一戰,八家海商並數股倭寇,頭顱就在碼頭處壘成京觀,城內推官吳成器麾下近千士卒,城外還有楊筠江駐守。”
頓了頓,胡孝行笑道:“不過後來大夥兒也沒什麼怨氣。”
“嗯?”
胡孝行沒來得及解釋,那邊一個胖子就衝著那幾個中年人笑道:“孫知縣令人每月用度都貼在縣衙對面牆上,銀子都用在道路修繕,雜役月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