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我仍然是每天八點半起來,寫寫想想停停,寫到晚上十點。居然還是隻有四千字,居然存不下來稿子?
我試過很多種辦法調節自己,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快樂的第一步,是你可以很快寫完四千字,然後出去玩。
但是我做不到……
我是很擅長安慰自己的。
比如說晚上睡覺的時候,下決心第二天必寫八千字,發四千,存四千,一來二去,我平均上一休一,多棒的工作呀。
第二天上午修完更新,就覺得……其實六千字也挺好,寫兩天就能存一天呢!
晚上寫作的時候……有四千字就很好了,堅持不斷更你就很棒了阿甚!先睡覺吧,明天再起來肝八千!
如此週而復始,鹹魚復鹹魚。
再比如說,琪琪大佬上第一個白銀的時候。
我表示問題不大,無非欠更加一,我哪天狀態一好,輕鬆勾掉。
琪琪大佬委屈地留言催更時,我趕緊在書評區跟他解釋,由於作者手速太廢又債臺高築,這個還債是要排隊的……已經在排期了!
誰知道琪琪不看留言,第二天唰的又是一個白銀,又留言問怎麼沒有加更。
我著急呀,你聽我解釋呀,你看我解釋呀,你怎麼一言不合就上白銀呢?
趕緊又在評論區跟琪琪解釋,還讓運營也幫忙回覆解釋。
琪琪大佬仍然沒看到,接著又是一個白銀!
盟群裡全都在譴責我,說情何以甚好傲慢,竟對大佬如此冷漠。
我實在是不好意思了,頭懸梁錐刺股,趕緊把大佬的加更趕了出來。生怕速度慢了,琪琪大佬又來幾個白銀。
還了琪琪大佬的加更,剛剛鬆一口氣。
咱們的黃金總盟就跳了出來,大聲質問我,為什麼琪琪竟然插隊了?!而他秦某人去年上的白銀盟,加更還沒還……
原來這就是後宮失火的感覺嗎?
我跟他解釋,琪琪大佬不看留言的,也不加群,我沒法解釋,只能用加更來回復,免傷大佬之心。
秦總就——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
天啊,誰能告訴我,我明明每天都很努力,感覺自己天天都在還債,怎麼我的欠更還沒有還完?!
沒有辦法,我又努力來還秦總,還白銀委員會……
明明決定要躺平,最後卻順勢開始了仰臥起坐……
真要說起來,的支援,是作者再怎麼努力都不為過的。
一本日更四千字的小說,在這卷連載的過程中,還上了兩次總榜前十。他們看赤心都湊不出一張月票來,還得看其它的書來養赤心,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伱們的喜愛如此直觀地表現在這裡了,我的用心,也都在這本小說的字裡行間。
一直以來羞談寫作技巧,只怕誤人子弟。但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
聊一聊為了讓大家相信這個世界,為了讓它擁有“真實感”,我是怎麼做的。
首先是歷史的存在感和厚重感,其次是世界的流動感和發展感。
一個是往前。一個是往後。
歷史是無處不在的。它是這個世界過去發生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也必然影響了現在。它不能夠只是一個背景板,只是一張薄薄的紙片。它應該比任何事物都立體,比任何事情都真實。
為此我做了大量的細節填充,在故事發展的邊邊角角里。
比如喬燕君在齊國是富婆的代名詞,比如赤心世界裡的各種美食,比如爾奉明罵姜望,罵的是齊武帝時期的靈陽侯。
如齊武帝這等存在感極強的君王且不說,似夏襄帝那等偉業成空的君主,他的影響力,讀者也可以從夏國的諸多細節看到。
而一個只存在於史書裡的梁慜帝,一個無能之君,末代帝王,當他的佩劍“赤符”出現在劍閣弟子手中。你會覺得……歷史上是不是真有這麼一個人?
這就是歷史的無處不在,也是歷史的厚重。
而世界的真實在於【流動】,即是一種發展感和參與感。
比如我寫大師之禮後,重玄遵和他爹聊天。
只是為了刻畫兩個角色,描述明光大爺和遵哥的父子關係,我對這段對話的寫作要求是“對話有趣”、“性格鮮明”。
但是在滿足故事框架、人物刻畫的寫作要求之外,我對它還有另外的琢磨。
在對話中,明光大爺恬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