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作戰,對於軍中打仗的程式都有極為嚴苛的要求,便是擊鼓鳴金、令旗指揮,上下統屬,都是有極為成熟的一套規定。方臘麾下,當真是無一人精通此道,作戰之時,都是蜂擁而來,戰鬥之中的軍令指揮下達,從來都不能通暢。
如此戰法,遇到真正的正規軍,實在不堪一擊。
但是剛剛發跡幾個月的方臘也無法短時間內解決這些問題,擺在方臘面前的最重要問題還是武器軍備。
等到楊可世捷報到得江寧,隨著捷報一起到達江寧的還有童貫,以及童貫帶的五千東京禁軍。
江寧官場上下,再一次忙碌起來。童貫橫渡大江,王漢之出城十里迎接。只因王漢之與童貫實在是老相識,當年童貫出使遼國,王漢之便是親隨官員之一。王漢之十里而迎,倒是苦了鄭智,鄭智本打算就在軍營等候,但是這王漢之出了十里,鄭智也只得相隨而去。
王漢之能來江南富庶寶地江寧府任知府,也有童貫幕後幫忙操作。
人馬渡江,大小船隻來來回回,為了保持渡江集結地點的一致性,還有船工在岸上拉縴,每次船隻渡江之後,都要再把船隻拉到大江上游幾里,再次渡江之後才能保證登陸之地在同一個地方。
如此反覆,實在繁雜,也實在辛苦。這也是長江在軍事上如天塹一般的原因。也是為何曹操南下,會用到大量船隻的原因。便是要保證麾下士卒一次性渡過天塹,否則前後軍只能隔江相望,後果不堪設想。兵書有云:半渡而擊之。也是這個道理。
童貫先行過江,見得王漢之與鄭智,自然欣喜,三人打馬同行。
王漢之寒暄過後,出言便道:“童太尉親自帶兵南下剿賊,那方臘號稱百萬之眾,只怕也逃不了覆滅之局了。”
王漢之話語,自然是恭維,童貫聽言笑道:“哈哈。。。我此番來,還給你帶了一份大禮。”
“不知太尉所說的大禮是何物?更不知下官受不受得起太尉的大禮啊。先行多謝太尉大恩。”王漢之話語客氣兩句,隨後又是出言道謝,顯然與童貫關係也是不一般。
“老了幾歲,倒是越發奸滑了些。”童貫笑著與王漢之打趣一句,隨即又道:“此番我來,還給你帶了皇帝聖諭,江寧知府王漢之,差充江南東路安撫使。這份大禮如何?”
大宋官職,經常與這般的任命,派遣與差充。比如大名府留守梁世傑,便是派遣官,以中書舍人官職,派遣北京留守,就像是中央官員下地方任職,但是人事關係還是屬於中央的中書省。
王漢之差充江南東路安撫使,就像是代職。以江寧知府的官職,暫時代任整個江南東路經略安撫使。也就是掌管了整個江南東路權職,安撫使自然是負責後勤之事。若是招討使,那便是還要負責帶兵作戰的討伐事宜。制置使又不一樣,制置使便是軍政一把抓的地方主官。
王漢之聽言,喜上眉梢,忙道:“多謝太尉抬舉之恩。臨老入土了,還能升官,倒是出乎預料。當初謀這個江寧知府之時,本想著到這江南養幾年老朽之身,得個晚年安寧。卻是不想在江南還能遇戰事。這幾日又能想起當初隨太尉出使遼國的時候,這一輩子當真是消停不下來了。也罷,下官便以這老朽殘軀付與官家與朝廷了,以盡忠義。”
王漢之話語既是唏噓嘆息,也是在童貫這個舊人面前對自己這一生作了一個總結。年邁之人,多是喜歡如此回顧一生,也有對自己這一輩子過往的懷念。
“哈哈。。。我看你這模樣,許還能活個十來年,此時唏噓人生,豈不太早了些。與其在這裡長吁短嘆的,不如先幫我辦件差事。”童貫笑道。
王漢之聽言,鬆手中韁繩,拱手答道:“太尉吩咐便是。”
“江寧富庶,糧草之事便由你負責了,此來人馬五千,加上鄭智人馬,已達八千之多,人吃馬嚼,耗費實在不菲,東京是不可能有糧草支援的,唯有靠你了。”童貫說道。
官場本就如此,童貫與蔡京這種身居高位之人,能久經不衰,便是有這麼多人在後面支援。打仗要打贏,也少不得這些手段,少不得有人鞍前馬後奔走。
“太尉放心,下官老是老了,但是在這江寧還是有幾分手段的,錢糧之事不在話下。”王漢之受了新官,自然也不會拖童貫後腿。八千人馬的糧草,對於江寧府衙來說,還是能支撐一段時間的。
童貫點了點頭,轉來問鄭智道:“時間緊迫,你來得不少時日了,可有破敵之法?”
“太尉,破敵之法已有,頭前我與楊可世將軍也聯絡妥當了,兩路齊頭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