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直插杭州城。太尉帶的五千人馬來得正是時候,蘇州楊將軍正是缺兵少將之時,把這五千人馬歸到楊將軍麾下,兩路齊發之下,一戰而成。”鄭智當真覺得童貫來得太是時候,楊可世若是再得五千人馬,必將如虎添翼。
童貫聽完鄭智話語,反倒有些驚訝,實在沒想到鄭智竟然不要一個援兵,問道:“當真把東京五千人馬皆歸楊可世麾下去?”
“太尉容稟,下官麾下皆是精銳騎士,戰馬也不比其他,一日奔襲兩百里不在話下,若是加了其他人馬,反倒累贅。楊將軍麾下多是步卒,戰法也是步戰之法為主,東京之兵到楊將軍麾下,更能發揮作用。”鄭智出言解釋道,鄭智便是要一路飛奔往杭州,縮短方臘的反應時間,也縮短戰爭持續的時間。
“也罷也罷,我哪裡還信不過你,你說如何便是如何。我便一路跟隨在你身後,同去杭州。”童貫本來心中想的也是來支援鄭智的,帶兵而來也是為鄭智增加戰力,此時鄭智出言就拒絕了,倒是有些傷了童貫的“拳拳之心”。但是童貫對於鄭智也是極為信任,自然不需多說。
鄭智聽得童貫之言,也感覺手腳舒暢,有童貫這等上官信任,鄭智也自然更加舒服。忽然又想起一事,開口問道:“太尉,還忘了一事。在東京的時候下官曾提過要抽調東京禁軍一人,不知太尉還記不記得?”
童貫腦中一想,隨即答道:“記得記得,金槍班的教師,喚作徐。。徐。。。”
童貫公事繁雜,腦中想的事情頗多,卻是忽然之間記不起這個名字了。
鄭智連忙出言提醒道:“徐寧,金槍班教師徐寧。”
“對對,就是此人,此番也隨了軍,等大軍都渡了江,便派人把他找來。”童貫倒是並不在意這些小事。
“多謝太尉,東京禁軍都去蘇州,江寧便留此一人足矣。還請太尉下個文書,此人以後便隨在下官軍中效力。”鄭智對於徐寧自然是不能放過的,不論如何也是一員武藝高強之將。
“許你便是了,調令文書,紮營之後一併與你。”童貫此生,興許沒有多少優點,但是童貫用人方面倒是極具慧眼。北宋末年,敢戰之將,皆是童貫一手提拔之人。
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
童貫寧願跟著只有三千人馬的鄭智一起去杭州,卻是不願跟著即將有七千人馬的楊可世一起作戰。這其中的信任不言而喻。
童貫打馬頭前,問了問軍營方向,卻是並未入城,而是直接往軍營而去。童貫帶兵,多是這般隨軍而行。
王漢之也未出言去請,只隨著童貫入軍營,顯然也是對童貫極為了解。
五千人馬陸陸續續渡江,前後進的軍營稍微安置。
童貫落座大帳中心,已經吩咐鄭智拿出地圖,鄭智拿出地圖,自然還要上前彙報情況。
童貫對於這些事情也極為擅長,地面鋪開七八張大小地圖。鄭智在地圖左右來回走動,口若懸河:“恩相,此處江寧,江寧南下往西入宣州,宣州已落賊手,南下往西便是廣德與湖州,過得湖州,幾十裡便到杭州。”
“再看此圖,蘇州在這邊,下湖州便可直插杭州。”
童貫看得地圖,聽得鄭智前後解說,心中已有了然。倒是童貫帶來五六個東京禁軍將領,看得地圖倒還有一臉的疑惑。
顯然這些人是聽得個一知半解,若是這七八張地圖整合起來成為一張大圖,這些東京軍將興許還能明白鄭智簡單幾語的介紹。但是這地圖七八張鋪在地上,並非完整大圖,看起來自然極為散亂,鄭智話語又是極為簡單,並未詳作解釋,一般人當真聽得一頭霧水。
童貫不比這些人,在西北看過的地圖多了去了,便是透過地圖上的山脈走向,江河走勢,邊境地名,便能迅速在心中把這些大小不一的地圖拼接起來。這便是經驗了。
“破敵計劃也一併說說。”童貫剛才聽得連連點頭,此時知道了敵我軍情以及地勢大概,便是要問鄭智如何破敵了。
“恩相請看,從江寧出兵,下官三千鐵騎,從溧陽之西直入廣德,破了廣德再入湖州西邊安吉,安吉已破,可望餘杭。過得餘杭便是杭州了,如此一路快馬南下,賊人一定難以想象下官進軍之速度,必然措不及防。”
“楊將軍從蘇州而出,入湖州東邊破了歸安,便可在湖州會師,大軍南下,直逼杭州城。如此大局可定。”鄭智簡單把計劃說了一遍,便是兩路合擊,兩路同進湖州東西兩面,會師之後,便能合攻杭州了。
童貫聽得連連點頭,這計劃自然是沒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