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除了跳舞可以娛樂身心、有利健康的原因之外,還因為參加跳舞的舞伴都是妙齡女郎。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為補償大多數高階將領由於軍務倥傯而耽誤的青春,鼓勵和幫助他們解決婚姻問題。一些有遠見、有膽量、有姿色的女子在這種需求下也“大膽出擊”,她們瞄準所要捕獲的“獵物”,誘其深入,顧盼生姿,談笑風生。

男人在挑選女人的同時,女人也在選擇男人。當時延安的高階領導人,師級以上軍官中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在這一時期戀愛、結婚、成家、生子,延安對他們是一種溫馨、甜蜜的回憶。

林彪也開始了新的追求。他說,“原先我以為女人沒有家不行,現在我才發現男人也不例外”。林彪看中了一位名叫葉群(葉宜靜)的山東姑娘,盛讚她“溫文、豪放、理智”的性格。不久,他們便結了婚。

40年代初,蔣介石不顧民族大義和抗戰大局,悍然發動了反共高潮,製造了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採取“有理、有利、有節”的方針予以揭露和還擊,使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頑固派在全國人民面前暴露出“反共”、“反人民”的真面目。駐重慶的西方記者在發往各自國家輿論界的電文中普遍認為:

在這場較量中,毛澤東、周恩來機智靈活地處理了各種複雜的事態,以純熟的鬥爭藝術,巧妙而又恰到好處地擊退了中央政府和國民黨的制裁、遏制措施。中國最富有政治韜略和實力的蔣介石先生遭遇到了他一生中真正的勁敵,看起來他取勝的道路還很遙遠。

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團結打敗德、意、日“軸心國”,美、英、蘇聯合向蔣介石施壓,要求中國避免內戰。羅斯福總統表示,美國給予蔣介石的援華軍火,只能使用在抗日戰場,不得用於反共內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給蔣介石的生日賀電中也有中國抗日戰爭堅持五年之久得力于堅持統一戰線的暗示。英美兩國政府的態度,直接影響了國民黨的內外政策,迫使他謀求改善國共瀕臨破裂的緊張關係。

7月21日和8月14日,蔣介石約見周恩來,說他一星期後將去西安,想在那裡與毛澤東會面,商量解決國內問題。周恩來迅速將這一動態電告延安,毛澤東很快回電,傾向於與蔣直接會談,他說“乘此國際局勢有利機會及蔣約見機會,我去見蔣,將國共根本關係加以改善。這種改善如果做到,即是極大利益,哪怕具體問題一個也不解決也是值得的。蔣如約我到重慶參加十月參政會,我們應準備答應他”。

第47節:見蔣時機尚未成熟

周恩來根據他了解的情況,認為毛、蔣見面時機過早,他在給中共中央的電報中全面闡述了他的看法:

我們認為見蔣時機尚未成熟,其理由是:(一)蔣雖趨向政治解決,但他之所謂政治是要我們屈服,決非民主合作;(二)蔣對我黨我軍的觀念仍為非合併即大部消滅;(三)蔣對人的觀念仍包藏禍心(即打擊我黨領導,尤其對毛,西安事變後尚想毛、朱出洋,時至今日猶要葉挺太太勸葉悔過自新,吾屢次請回延不理……),因此可說他對我黨我軍及民主觀念並無絲毫改變。

次之,在局勢方面,並非對我有利:(一)蔣對國際局勢的看法,一面承認日寇有續攻中國可能,而英美一時無大力援華,且反內戰,但何(應欽)等卻看到蘇聯今日處境需要對華讓步,英美亦須中國拖住日本,他正好藉此依他的想法解決西北及國內問題。(二)中共七七五週年宣言,本是我黨歷年主張的發展,而他卻認為由於蘇聯讓步,中共亦不得不屈服。(三)毛出為謀改善根本關係,而蔣則可以利用此機會打擊地方和民主勢力,以陷我於孤立。

因此,蔣毛見面的前途可能有兩個:一、表面進行得很和諧,答應解決問題而散。二、約毛來渝開參政會後,藉口留毛長期駐渝,不讓回延(此著萬不能不防)。若如此,於我損失太大。

周恩來建議毛澤東稱病,另派人選代為出面談判。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經過反覆磋商,決定派林彪前往。這是因為林彪具備別人沒有的一些特殊優勢。林彪是毛澤東的弟子,同時也是蔣介石的學生,為雙方所信任或熟悉,便於從中交流轉話;林彪黃埔軍校出身,他的一些同學或教官如今高居國民黨軍政要津,便於處理和解決具體問題;林彪是抗日名將,旅蘇期間又受到期大林的高度褒揚,有很強的神秘感和號召力。

國共和談是當時政治生活中的第一件大事,林彪成為國共雙方關注的焦點。9月14日,林彪從延安動身,趕往西安,中途因突下大雨,山洪暴發,路面被毀,未能如期抵達。蔣介石怏怏返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