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寺內。門前清池碧水,寺後茂林修竹。每逢金秋時節,漫山遍野丹桂飄香,沁人肺腑。在這所新式學校裡,師生平等,紀律嚴明,傳授新思想新知識,既學習又勞動,開湖北教育界一代新風,深受社會各界歡迎。不僅一些家長都想把子弟送來這裡唸書,連興隆寺裡的年輕和尚也積極要求入校讀書,最後興隆寺主持弘忍法師索性將廟產捐出,送給“浚新”學校作經費。

林彪在這所學校裡,初步接受了革命理論的教育。他雖然缺乏表演才能,不能像弟弟林育黎那樣參加新劇社,四鄉演出,大出風頭,但也能和大家一起高唱《放腳歌》和《勞動歌》。稚嫩的歌聲在興隆寺外傳揚:

青的山,

綠的田,

藍藍的江河;

鮮的食,

美的衣,

玲瓏的樓閣;

誰的功,

誰的力,

勞動的成果。

“浚新”學校採用新式教育方法,開設國文、算學、地理、歷史、圖畫、音樂等科目,校長唐際盛還編寫大量的鄉土教材,對學生進行啟迪和誘導,培養他們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

黃州是一座人傑地靈的歷史名城。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謫貶黃州數載,在此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傳世之作。歷代文人墨客、風流名士紛紛前來憑弔,留下了許多詩文歌賦。

一天,唐際盛請學校幾名學生暢談個人的志向和抱負。

“拯中華於水火,解民眾於倒懸。”

“驅逐列強,振興中華。”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

在這番慷慨激昂的談論聲中,唯獨林彪顯得十分平靜。林彪沒有發言,他的神情十分冷漠,流露出一絲不屑談論的神態。唐際盛注意到了這一點。

等大家都平靜下來,唐際盛問林彪道:

“育蓉,你呢?能談談嗎?”

第3節:我要像那夜半孤鶴

被同學們認為聰明孤僻的林彪的回答出乎大家意料之外。他隨口背誦了一段蘇軾的《後赤壁賦》:

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聽罷林彪的吟誦,唐際盛校長多少窺見了這位少年的心跡:“哦,你想像蘇軾那樣,淡泊寧靜,我行我素。”

“不!我要像那夜半孤鶴,獨來獨往。”林彪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唐際盛暗暗詫異。借物寓意,頗有一股傲世獨上的氣魄,光這一點就值得稱讚,何況這志向和林彪的秉性脾氣又是那樣貼切。

1923年,林彪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這年他十六歲。

看到林彪迅速成長,林育英十分高興。二十年後,林育英在延安的一次演講上,曾經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激動地說:

“當時的人們哪裡料想得到,這樣一個啟蒙學校竟培養出了一個今天的林彪!”

林彪從浚新學校畢業後,林育南把他帶到武漢,送進武昌共進中學繼續學習。這時,林育南已是中共湖北區委負責人之一,同時代理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

在共進中學學習期間,情竇初開的林彪曾經有過一段短暫的戀愛。他暗戀上了一位名叫陸若冰的漂亮姑娘。

陸若冰是黃岡回龍山戴家沖人,與林家大隻隔三里路,她一直跟隨著兄長陸沉(曾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生活。童年時,她就與林彪熟識,到武漢後兩人來往更是頻繁。林彪熱情地教她識字,學文化,漸漸萌生了感情上的衝動。陸若冰比林彪大一歲,正處妙齡,肌膚白嫩,五官清秀,亭亭玉立,風姿綽約,一笑一顰,洋溢著妙齡少女的青春氣息。她把林彪看作是聰明伶俐的小弟弟,從生活上關心他、照顧他。沒有戀愛經驗的林彪把這種姐弟間的友情當作為愛情,為之魂牽夢繞。。 最好的txt下載網

1924年8月,陸若冰由堂哥介紹,由武漢前往安慶女子師範學校讀書。林彪按捺不住思念之苦,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