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奇人物當上統帥後,他許多部下的資歷都超過了他,然而,他卻使他原來的上級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與能力。

這位傳奇人物,不僅在軍事領域統帥得有聲有色,在外交戰線,也將自己的才幹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得最讓美國人頭疼的丘吉爾也承認他是英國最好的朋友。

總之,艾森豪威爾的經歷非常奇特,甚至奇特得讓人匪夷所思。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一名少將越過366名高階將領成為統帥(1)

艾森豪威爾當上統帥的經歷,前面曾經提起過,是馬歇爾起用了艾森豪威爾。

馬歇爾在美國陸軍五星上將裡,名列第二,僅次於潘興。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擔任陸軍參謀長。這個職務負責陸軍的軍政和軍令,當然對陸軍高階軍官的人事提名也具有全權。由於羅斯福總統非常信任他,因此,只要馬歇爾提名晉升的軍官,羅斯福總統均會批准。

艾森豪威爾之所以成為馬歇爾滿意的將帥人選,和馬歇爾獨到的用人標準是密不可分的。

本書第三講曾經詳細說到馬歇爾如何懲罰“跑官”“要官”者的故事。然而,在品行問題之外,馬歇爾也有一套嚴格的用人標準:

不用文過飾非、邀功推過的人。他認為高階軍官必須在他們的職權範圍內自己去思考和行動,遇有責任就推卸的人,不可能勝任給他的職務。

不用事必躬親的人。因為在他看來,這種人習慣埋頭於瑣碎小事,沒有能力處理戰爭中更重大的問題。

慎用性格粗暴的人。他認為這種人通常把堅定有力和蠻不講理混為一談。

不用悲觀主義者。因為這種人往往把困難說得非常可怕,並且特別害怕用已經掌握的方法去克服這些困難。

不用不善於團結的人。他認為,戰爭不是一個人的事業,不善於團結的人很難將戰爭的協奏曲演奏好。

艾森豪威爾的個性就非常符合馬歇爾的用人標準。

馬歇爾是透過以下幾件事最後敲定由艾森豪威爾擔任盟軍統帥的。

1941年夏天,艾森豪威爾擔任第3集團軍參謀長期間制定了一個大規模的演習計劃。這次演習最突出的特點是後勤協調得好,後勤保障及時有力。這個問題在當時是一個大難題。馬歇爾看了後認為,後勤保障牽涉面極廣,能協調得如此好,得益於事先計劃的周密。這是艾森豪威爾第一次上馬歇爾的黑色筆記本。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由於艾森豪威爾曾經在麥克阿瑟將軍辦公室工作過6年,對菲律賓防務非常瞭解,和麥克阿瑟本人的關係也非常好,被調到陸軍部作戰計劃處負責遠東事務。1941年12月10日,艾森豪威爾向馬歇爾報到。馬歇爾用20分鐘向他說明工作調動的原因,然後問他:“我們在遠東太平洋的行動方針應該是什麼?”

如果艾森豪威爾當時就回答是什麼的話,那麼很可能就不會有後來我們認識的艾森豪威爾了。因為馬歇爾比較討厭對重大問題脫口而出的行為,認為這種不加考慮就給出答案的做法投機的成分非常大。

然而,艾森豪威爾卻想了片刻,冷靜地回答:“將軍,讓我考慮幾個小時後再回答您的問題好嗎?”

馬歇爾滿意地看著艾森豪威爾,只說了一個字:“好!”他的黑色筆記本上,艾森豪威爾的名字下面又多了一行字:此人完全勝任准將!

在決策美國究竟是“先歐後亞”,還是“先亞後歐”,還是“歐亞並重”的戰略問題時,艾森豪威爾的表現同樣出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上下多數都認為應該以太平洋地區為戰略重點,先打敗日本人,再對付希特勒。然而,羅斯福和馬歇爾則從大戰略上考慮,認為必須實行“先歐後亞”戰略,就是說要把美國的主要力量先放在歐洲,而不能化整為零地用於太平洋地區。於是,1942年4月7日,馬歇爾先到英國訪問,和英國人達成一項聯合作戰的草案。回來後,他沒有對任何人透露草案的內容,只是命令艾森豪威爾飛往英國作一次實地考察,並對在英國設立美軍指揮部,處理日後日益增加的兵力等問題提出建議。10天后,艾森豪威爾回國。6月8日,他完成了一份名為《給歐洲戰區指揮將領的指令》的報告。在這份報告裡,艾森豪威爾詳細提出了美軍赴歐洲作戰時各軍兵種統一指揮的問題。

艾森豪威爾在菲律賓服役6年之久,對日本人深懷仇恨,因此也應該是最主張堅持“先亞後歐”戰略的人。然而,艾森豪威爾卻在並不知詳情的前提下,不僅堅決主張“先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