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是給楊景行這個人的人品或者名氣的,也不一定全是給三零六那十一個女生的整齊美麗或者努力奮鬥的。那些掌聲,都是給作品的肯定。
楊景行真誠而謙虛地接受了好些人的表揚或者中肯點評,並認真感謝。
並不是所有人都說好話,比如一個拉提琴的大四男生就說《就是我們》中的某些段落涉嫌用旋律跟和聲強制暴力性地掩飾作品對樂器傳統特點的挑戰。雖然這種嘗試不算失敗,但是如果沒有了那些令人拍手叫絕的旋律,很可能那種挑戰就完全行不通了。
也就是說,《就是我們》的成功中的有一部分是很難被複制的,同樣的手法,卻是別人模仿不了的。要模仿的話只能是旋律的雷同,那就成了抄襲了。
師兄說這話的時候很小心謹慎,好像很怕在這個舉校歡騰的時間裡打擊或者得罪了天才四零二:“……其實譜子我很早以前就拿到了,看幾次了有點這種感覺,今天聽還是覺得有點……不是說作品不好,就想問問你,我的看法對不對,我但願我錯了。”
楊景行沒翻臉,還有點高興:“你的想法和我最開始寫的時候一樣,好多時候我的思路就是這樣。不過我後來想通了,我會這麼想是因為自己期望太高了,想要在前人的基礎上做出全新的感覺。後來我乾脆不想了,拋棄基礎……”
師兄的眼睛頓時亮:“我明白了,懂了,懂你的意思了。我確實是帶著眼鏡看的,聽的,不應該,不好意思。”
楊景行卻笑:“不過我現在又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了,基礎是扔不掉的,我有點急於求成。”
師兄連連搖頭:“不對,你錯了,我也錯了,沒有第一步就沒第二步,開始往往是最難的。”
兩個人交談愉快,拉小提琴的對《就是我們》的研究還挺深刻的,除了那一點點懷疑,剩餘的全是肯定和鼓勵。
男女主持人抽空恭喜了三零六,並沒要簽名,然後就和導演一起來找楊景行研究一下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