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3 / 4)

小說:大宋金手指 作者:噹噹噹當

車伕手中,然後又道:“我上去有事,一會兒便出來,若是你無其餘事,在此等著,我出來了還要搭你車回去。”

他進了門,徑直往後院走去,雖然霍重城還是住在這群英會,但群英會的管事早就不是他了。李雲睿近來來找他的次數多,因此直接進來沒有人阻攔,但李雲睿卻知道,從入口到後院這幾百步裡,至少有十餘人明裡暗裡在守著。

“這個霍廣梁,倒是怕死得緊。”李雲睿在心中想。

“李景文,可是天子有令?”見著李雲睿,霍重城立刻明白來意,笑著問道。

李雲睿將那呈條交還給他,道:“霍廣梁,你佈下如此多的警哨,未免也太過畏死了吧。”

“你小孩兒知道啥!”霍重城冷笑了聲,看了呈條一眼,那呈條上寫著“順水推舟引蛇出洞”八個字。( )

二零六、財迷心竅膽包天

這是一處位於臨安城外的莊院,若只是自外表看去,這莊院並無出奇之處,依山傍水,如同江南大大小小的園林一般。但進了莊院,張興培便感覺到其中不同,先一個便是陰涼,臨安城的酷暑也是相當出名的,可在這莊院裡,幾乎感覺不到炎炎夏日的熱意。

這要歸功於後山的水車了,後山上建了一座水壩,水車將其中之水引上房頂,自順著房簷上的陶管,一路暢流而下,陶管每隔一段距離便有個小米大小的眼,水一滴一滴自那眼中滴落,使得所有的屋子都罩在一個水珠串成的簾子之中。

雖然算不得什麼新奇的玩意,但要做出通經如此之大莊院的水道,其中所耗錢鈔與心智可想而知。而這樣做,不過是在每年最熱的兩個月裡消暑罷了。

“雖說是奢侈,卻也應當要奢侈。”

在流求呆了兩年,張興培的想法不再象以前那樣,對於富人恨之入骨,他知道富人每多花一文錢,便有一個窮人直接或間接賺了這一文錢,故此不怕富人奢侈,就怕只有極少數富人奢侈而絕大多數都是花費不起的赤貧。

他初到流求時,每每為流求的奇談怪論與各種巧妙器械所驚,故此見著這水簾也沒什麼訝容。陪他而來的譚厚笑道:“張兄果然見多識廣,見此不變色,唯張兄一人耳。”

張興培微微一笑。也不回答,他現在便是要裝著莫測高深地模樣。

他被引進客堂之後,沒多久,便聽得裡面輕咳一聲,接著一個須皆白的老叟一搖一擺走了出來。這老叟精神極好,見著二人後招呼道:“譚老弟。這位便是那位富可敵國的張老弟麼?”

“黃行老,這位正是張賢弟。”譚厚道。

黃紹斌立刻拱手道:“張老弟貴客蒞臨。老朽未能遠迎,還請恕罪。恕罪。”

“不敢不敢,黃行老為臨安前輩。晚輩能得拜會,已是榮幸之至。”

儘管黃紹斌做得隱蔽,但是張興培還是覺察到他在偷偷打量自己。張興培心中一動,這老兒雖然狡詐,看這模樣卻不是能做出大事的氣度。就憑他也能操控臨安的米價乃至金元券的兌換?

“過會兒你只聽少說不要問。”譚厚在張興培耳畔悄悄地說道。

張興培略微點頭,表示自己已經知道了。他坐下來,沒過多久,又來了十二人,其中一小半張興培認識,不認識地看他們模樣,也都是富商大賈。眾人入座之後,神情都有些緊張,卻沒有一個人說話的。讓這些商人這般安靜。只可能是有關大筆生意地事情。張興培眯著眼睛打量四周,總覺得有人在看著自己。卻不知道那人究竟是誰。

又過了會兒,一個青衣人戴著斗笠行了進來,這般熱的天氣,帶著斗笠遮陽倒是情有可緣,但將斗笠帶進這屋子,就未免有些故弄玄虛了。張興培有些吃驚地盯著那人,那人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而是大模大樣地坐在了上位置。

“咳!”黃紹斌輕咳了一聲,那斗笠人將一樣東西交給他,他攤開來看了看,然後面露喜色。

“諸位,時機已經到了,今日起,臨安城中至少有六家報紙將6續報道淮北蝗災之情,另外還有今年以來大宋各地災饉之情,諸位放心,這些都是正當途徑得來地訊息,而且也經過《出版條例》,官府不會追究。”黃紹斌一邊說一邊捋須笑道:“而且,老夫計算過了,流求銀行中制錢存量不足一百萬緡,我們手中如今自各地蒐羅來的楮幣已有六百萬緡,若是前去兌換,輕易便可將流求銀行中制錢盡數兌出。”

“兌出之後,市面之上再無制錢可用,臨安百姓欲買米麵,唯有依靠楮幣與金元券,諸位當知此時應如何去做了吧?”

張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