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3 / 4)

小說:大宋金手指 作者:噹噹噹當

趙與莒心中暗暗罵了自己一句。他穿越來地時代。血吸蟲雖然還有。已經沒那麼嚴重。故此他並未重視此事。雖然在努力建立包括全國地基層醫藥體系。可那此將來要承擔此重任地少年們現在還只是在學習。至少要過五到八年。他們才能派上用場。

“時不我待也。”趙與莒半晌之後嘆息了聲。

全國的醫療衛生工作。必須現在就開始,不能坐等時機成熟了。

炎黃二年五月二日,《大宋時代週刊》刊了天子親自撰文的《荊南蠱病及其防治》之文,為了讓官民都重視此事,這一次趙與莒沒有再用“趙一”這個化名,而是用了“趙昀”這個名字,鄧若水當然不敢將這個名字印在報紙上,於是這篇文章的署名最終變成了“當今大功復興皇帝”,禮部想方設法想要讓趙與莒接受地尊號。出現在報紙署名上。也算是趙與莒預設了“大功復興”這個尊號的合法性。

此文之中,對於民間稱為蠱病的疾疫進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之所以被稱為“蠱病”,便是因為有肉眼所不見的蟲子緣故,並且結合趙景元傳回的資料,提出滅其滋生之源、積極防疫以免其擴散。原本對於蠱病和鼓脹之症,杏林便多有爭論,特別是主攻派與主補派爭執不休,但隨著趙與莒這篇文章一出,全國名醫盡皆啞然。

倒不是他們真的服了趙與莒,而只不過是因為面對天子威權,他們不敢聲罷了。

六月二十九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名醫因天子之詔齊聚岳陽,被他們圍觀的是李漢雲和趙景

“此蠱病也,乃寄蟲為祟,蟲卵若塵埃,肉眼不可見,遊於水中,沾膚則入,循血而進,直至人腹。”

面對這些天下名醫,李漢雲有些怯場,因此根本不看著他們,而是指著身後的圖紙,那圖紙上畫著血吸蟲的模樣,看上去猙獰惡心。李漢雲面上浮起一層淡淡地紅光,他努力平抑住自己的心情,向趙景雲看了一眼,趙景雲點了點頭表示鼓勵。

他神情一陣恍惚,覺得自己有如在夢境之中。

趙景雲寫給他老師魏了翁的信很快便被轉呈給了天子,天子不僅非常重視,延攬天下名醫,探究治療之法,而且還御筆親寫了一封信給了李漢雲,專門指示他當如何去研究蠱病。

李漢雲原本就追蹤這一病症二十年,以前因為方法不對,這才摸不著頭緒,被趙與莒一指點,有意識往肝脾處去研究,沒多久便尋著了那傳說中的蠱蟲。這讓他看到徹底剷除蠱病的希望,也讓他極為激動,原本對當今皇帝的懷疑,也立刻轉變為死心塌地地忠誠來。

“今日將與眾為先達前輩一起,親見這害死無數人命的蠱蟲現形!”李漢雲定了定神,然後又道:“這位便是來自流求的名醫,姓秋名爽,字風清的!”

秋爽默默從人群中走出來,抱拳向在場的數十位名醫、御醫行禮。

“秋風清?可是《東遊記》作?”醫儒不分家。名醫往往也是大儒,故此便有人想起這兩年來風行大宋的《東遊記》來。

“不敢,正是秋某。”

秋爽再次抱拳,他是接著趙與莒之令。自流求趕到岳陽,中間風塵卜卜,若不是蒸汽船,他還未必能在這麼短地時間到來。

原本眾人見他年輕,還對他有幾分不屑:醫術比不得其餘學問可以有神童天才,行醫都是靠著幾十年的經驗積累。但聽過他名聲不由都肅然起敬,遠赴海外揚威萬里,這豈是常人所能為之!

“秋先生刀術之精天下無雙,晚生親眼見過,故此須得秋先生執刀。為眾位先賢前輩演示。”李漢雲道。

不一會兒,便有兩個力士抬來兩頭牛,兩頭牛已經死透,被放在臺上,眾名醫都是面面相覷,不知是何意思。

“左邊之牛便是蠱症而死。”李漢雲又道。

秋爽戴起一雙皮手套這種用杜仲膠製成的手套價格昂貴。然後他又拿起小刀、剪,一個戴著口罩穿著白衣地少年在旁邊為他託著木盤。秋爽按著流程,破開左邊牛腹,取出牛肝、脾,舉給眾人看。

緊接著他又破開右邊牛腹,取出肝脾,有戴著口罩地白衣少年上來,用木盤託著兩副牛肝、脾在從人面前一一呈過。很明顯,得蠱病而死的那頭牛肝部腫大。眾醫生都頻頻點頭。

當眾人都看過之後,秋爽又將那副壞的牛肝剖開,自其中用夾子取出數條小蟲,李漢雲指著那蛔蟲般的蟲子,渾身抖,聲音顫:“便是這個……便是這個壞了無數人性命了!”

眾醫生不由得圍了上去。他們能闖出這般名聲,被官府招來,當然對蠱症也有所研究,知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