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2 / 4)

小說:大宋金手指 作者:噹噹噹當

“你們也胡鬧。”楊妙真好氣又氣笑,指著他們道:“俺說亂七八糟,又不是指這些護衛隊,而是你們這幫子叫啥……對,官人說了,叫紙上談兵的傢伙!”

李鄴與李雲睿有些不服氣,雖然看在趙與莒分上,他們敬楊妙真幾分,卻不是真正服了楊妙真。兩人對望一眼,李雲睿微微撇了一下嘴,還是李鄴忍不住,反嘴問道:“我們如何紙上談兵了?”

“新兵上陣,能有一半還邁得動步子,已經是平日裡訓練有素了!”楊妙真哼了聲:“也怪俺,來時忘了同你們說,至少應留得一半上過戰陣的老兵在耽羅,老兵帶著新兵,戰時方能不至渙散。”

“主母所言極是。”陳昭華不失時機地拍了楊妙真一記馬屁,旁人稱楊妙真為四娘子或楊姑娘,唯有他稱呼為主母。楊妙真雖不太喜歡他諂媚的模樣,但對這稱呼卻還是笑納了。自耽羅傳回戰報的便是他。他能言善道。不過戰事上還不敢胡言亂語,加之又有王啟年與李一撾的信件,故此基本上是不問不言。

“你閉嘴!”李鄴惱怒地瞪了他一眼,陳昭華訕訕一笑,不再出聲。

楊妙真目光在李鄴與李雲睿身上咕碌轉了轉,然後也訕笑道:“這流求之中,最有打仗經驗的便是俺了,不如俺再回耽羅?”

此次高麗人進襲耽羅雖說全軍盡墨。但也表明一件事情,高麗人不會輕易舍充耽羅島。吃過這一次虧之後,高麗人下回再來,必是數倍於此回,而且有了經驗之後,大炮的巨大聲響恐怕嚇不住他們。大炮數量與射數,使得這種武器在戰場上有無法遮掩地弱點,故此。耽羅確實需要有一個有經驗地統帥。

李鄴皺著眉,隱約覺得不對,可一時間又想不出哪兒不對勁。||??…?||倒是李雲睿,輕輕哼了一聲。又對他撇了撇嘴,李鄴這才恍然,反瞪了他一眼。

李雲睿這廝每次都擠兌著他出面。自己躲在後頭,也太不厚道了些。

“四娘子,你定然又是悶得慌了,若你去了耽羅,那我們要擔憂的不是高麗人打過來,怕你去過頭去奪了高麗王庭!”李鄴哼了聲道。

楊妙真微微一嘆,趙與莒雖是讓他坐鎮流求,但流求各方事務自有人主持。她只是最後決定一下。行動其實並不自由。便是上回去打耽羅,也是她好不容易才爭得來。只是在那之後,她便又困在淡水了。

在鬱樟山莊時,雖說活動地方比這更為狹小,卻因為總有趙與莒逗著她的緣故,她倒不覺得寂寞,在這流求,天高雲淡任她馳騁,她反倒覺是日子難熬。

她有些惆悵地向門外望去,不知趙與莒如今過得是否安好。

李鄴與李雲睿又交換了一下眼色,這次李鄴把臉向旁一歪,死活也肯出聲了。李雲睿無奈,只得咳了聲道:“呃,四娘子,有些事情須向你稟報。”

“咦?”楊妙真神遊物外,正掛記著趙與莒,聽得李雲睿之語,她臉紅了:“說,快說!”

“此事原本應由方管家說才是,只是近來方管家不太理事。”李雲睿笑道:“自淡水往基隆、宜蘭,距離並不遠,靠船往來,因為冬日風浪緣故多有不便之時,如今自耽羅運來的高麗人,前後相加將有萬人之眾,這萬人盡數為青壯,不如驅使其開山闢路,將淡水、宜蘭之6路連通起來。”

“此事……”楊妙真皺起眉頭:“你們定下便是,為何要說與俺聽?”

“驅人修路,需得定個章程,官人曾叮囑過,待這些外番之人,當化之為華夏。”李雲睿道:“具體如何施行,卻須四娘子來拿主意。”

“俺哪能有什麼主意!”楊妙真哼了聲,她雖爽直,卻非笨人,知道自己方才思念趙與莒落入他們眼中,他們不好寬慰,便尋了個由頭分自己之心。雖說感激他們用意,只不過楊妙真又有些埋怨他二人多事,便讓自己想著趙與莒的好處,又有何不可!

“小人倒是些想法……”陳昭華目光閃爍,他努力再三,也只得方有財、李雲睿看重,他們用的是他的嘴,卻不是他的人,故此他始終無法躋身流求高層,可如今卻是一個好機會。自耽羅來淡水地十餘日裡,他在船上無事,整日便在琢磨著如何利用這個機會。:??…??君*子*堂::

“快說!”楊妙真道。

“高麗人生計困苦,便是富庶之家,一月也難得見一次肉,能吃著狗肉,便是了不得的喜事。”陳昭華道:“他們心慕大宋,雖說這些年一直向金國稱臣,卻總是仰慕大宋繁華。咱們流求繁華富庶更勝過大宋,俗語云,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咱們便是華夏正宗,那高麗人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