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2 / 4)

小說:大宋金手指 作者:噹噹噹當

才實學,並非迂腐書生。史彌遠甚為讚賞他,遠過自家門客余天錫,原因很簡單,在史彌遠看來,余天錫或許可為州郡長吏,卻不是天下之才。而鄭清之則不然,他既有志向,又有能力,還有氣度,甚至懂得史彌遠自己都把握不好的屈伸妥協之道。這也是史彌遠為何當初慨然允諾,今後自己的丞相之位,將要屬於鄭清之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此番來,原因應是有二,一則試探,二則進言吧。

史彌遠的書房,並未裝飾什麼書法字畫,僅僅是在書房西牆上掛著幅達摩坐禪圖。為了取光,書房地紙窗都撐了起來,外頭潮溼的風吹進,那張達摩坐禪圖在牆上緩緩搖晃了兩下,出沙沙地聲音。史彌遠目光從鄭清之面上移到畫上,凝視良久,然後一笑。

“文叔,你呀你……”他搖了搖頭,自顧自端起杯子,飲了一口熱茶。天氣冷了,他不喜歡流求玻璃杯的那種冰冷感覺。故此用的仍是瓷杯。

“相公,下官可退,相公卻是退無可退。”鄭清之見史彌遠明白自己的真實用意,微微一笑道。

“本相何曾想退了?”史彌遠兀自強辯道。

“數月之前。相公每隔一旬便要召下官問一次嗣子學業,如今兩月之間,相公都未曾過問,若不是相公意欲退縮,何至於此?”鄭清之站了起來:“相公。下官不才,為相公以腹心相托,卻只怕相公畏畏尾臨事退縮呢!”

史彌遠沉默了會兒,然後點頭道:“本相知道了。”

史彌遠自知自家性格,當初他除韓胄時,奉他之命前去刺殺地人遲遲未把訊息傳來,他則緊張得有如熱鍋上的螞蟻,幾乎就要投水自盡。鄭清之此次前來。便是怕他想要退縮,只是情形如此。無論他如何在天子面前進言,天子都是固執己見,他雖說權傾朝野,可正面與天子對抗。這種事情卻還做不出來。

“至於皇子之事……”鄭清之微微眯眼道:“相公,疏不間親,相公不過是一個外臣,如何能干涉此事,當初嶽鄂王手綰兵符,語及太子之事,尚為高宗訓斥,故有此後風波亭之遺恨。相公之父。史越王雖參贊立嗣。卻也不曾如相公這般,於天子面前直言激切。傷父子之情……”

他話說得極重,史彌遠卻越聽越歡喜,待聽得提及自家先父,他伸手擺了擺:“文叔,我明白了。”

起身在屋子裡轉了兩圈,他拉住鄭清之之後,嘆息道:“文叔大才,勝我十倍,若非文叔點醒,我幾乎鑄成大錯!”

“相公既是明白,那下官便要告退了。”鄭清之微微一笑,躬身行禮:“事不宜遲,相公,還應行事。”

史彌遠破例將鄭清之送至門外,回得屋中之後,立刻遣人去喚薛極。此事他自己不能出面,讓薛極這個心腹出頭,再合適不過。

得到史彌遠召喚,薛極匆忙趕了過來,聽史彌遠說了鄭清之之語後,他還有些摸不著頭腦。見他未曾反應過來,史彌遠笑道:“疏不間親,天子家事,自有天子家人出面。皇子非為天子之子,亦是皇后之子,是非對錯,自有皇后進言。”薛極立刻明白過來,因為皇子趙當眾辱罵史彌遠的緣故,史彌遠再在天子面前指摘趙過失,天子皆以為此是史彌遠器量狹小。當今天子雖說天資不甚聰明,卻是個極固執地人,只要他認為這是史彌遠器量狹小而致,那麼史彌遠便是將真憑實據拿到他面前,他也不會相信。

故此,這段時間裡史彌遠屢次指摘皇子趙過失,天子卻不為所動。但是,若進言並非大臣,而是後宮裡的皇后,那麼情形便又不相同了。

當今天子先後有兩位皇后,前皇后崩,原為貴妃的楊氏才被扶立為後,而在扶立她為後之時,史彌遠頗起作用。楊氏出生低微,原只是優伶之輩,為了固位結援,冒認大臣楊次山為兄,楊次山有子二人,一曰楊谷,一曰楊石,二人都與史彌遠交好,可皇子趙對他們卻頗為不敬,這事情,自然應由他們去做。

“下官明白相公之意了,下官這就去辦……”

“不急,不急。”史彌遠如今覺得智珠在握,倒沒有先前那般著急,他讓薛極坐下,然後笑道:“前些時日,泉州送上一份表章,說是東海新現一國,名喚流求,頗有物產,海商競相出港與之貿易。會之,你可知道這流求盛產何物麼?”

“流求物產,下官倒是知曉一二。推刻鐘,此物原本為我大宋所產,後不知何故,工匠流落流求,致使如今欲購刻鐘,都須得流求貨船運來。其次為玻璃,不唯有玻璃器皿,更有那玻璃鏡子,可照纖毫,遠勝銅鏡。其三為綢緞布帛,細膩華麗,與我大宋相比,更有一番風味。其四為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