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2 / 4)

小說:大宋金手指 作者:噹噹噹當

人戴著草帽。掀起帽子向虞元一一笑:“元一,好久不見了。”

“好久不見了!”虞元一也是一笑,然後向那烏篷船中看去,只見烏篷船時,一個人慢慢走了出來。

“馬車已經備好,這便去太學!”虞元一也不待自我介紹,低聲道:“事不宜遲,遲恐生變!”

大慶殿裡。寂靜如死。

“故此,臣冒死上奏,伏乞太后、天子,罷史彌遠,遠斥瓊崖,方可告慰在天先帝之靈,安撫四海黎庶之心!”胡夢昱摘下自己地烏紗,將之放在大殿之上,深深叩道:“若能如此,臣請一死。以治臣妄言之罪!”

“臣有本上奏!”在死寂過後,又一人大聲道。

眾人的目光都投向那人,趙與莒也看了過去,那人聲音尖銳,倒有些象是黃門內鐺,但看到他時,百官心中幾乎都是一凜。

李知孝!

此人原是名門之後,卻投靠史彌遠,充作史彌遠安排在臺諫之處的爪牙,為史彌遠攻訐政敵。最是不遺餘力。

“臣彈賅真德秀、魏了翁、胡夢昱諸人,營私結黨,惑亂朝堂,煽動諸生。圖謀大逆!”

李知孝每點一個名字,眾人心中便顫一下,每羅列一個罪名,史彌遠眼中便多一層寒光,待得“圖謀大逆”四字出來時,真德秀、魏了翁等人都是全身顫,離開班列,摘下烏紗跪倒下來:“臣惶恐。臣無罪!”

趙與莒神情冷漠地看著這一幕。史彌遠悄悄向他望了一眼,覺得他似乎有些憤怒。這讓史彌遠心中更是歡喜。

宣繒站在自己位置上,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彷彿睡著了一般,對於周圍一切都無動於衷,而薛極也如他一般模樣。他們二人原本是史黨干將,只不過現在還是小蝦小魚們廝殺,還輪不得他們上場。

“臣不知李知孝為何攻擊臣等,臣只能說,這盡是捕風捉影之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臣請與李知孝對質!”魏了翁大聲說道。

“對質?”李知孝冷笑了聲,將一張紙呈了上來:“太后,陛下,此乃真德秀弟子李仕民、魏了翁弟子趙景雲這些日子所放厥辭,有人證物證,陛下可遣人察看,臣是否是捕風捉影信口雌黃!”

真德秀、魏了翁都是吃驚不小,李仕民、趙景雲都在太學就學,過去算是他們地弟子,若是真有此事,他二人確實逃不出干係。小黃門接過那張紙,剛要遞給趙與莒,趙與莒示意他遞給珠簾之後的楊太后。

楊太后開啟紙一看,好一會兒之後,又將紙傳了出來:“官家也看看。”

對於太學諸生說的是什麼,趙與莒倒也很有興趣,他開啟一看,卻覺那上邊竟然是在質疑他這個天子的趙家血脈身份。在欽佩這些太學生膽大之同時,趙與莒也有些惱怒,這些人膽子倒真是不小。

“真卿,魏卿,你們也看看吧。”他看完之後,又交給小黃門,小黃門拿去給了真德秀,真德秀看完之後面如土色,魏了翁看了也是瞠目結舌。

這些言語,比起鄧若水那狂生更為悖亂,說是大逆不道,實不為過。

“此事……此事臣並不知曉!”真德秀剛開口,便聽得李知孝在那裡冷笑,他不為所動,繼續說道:“然則臣與李仕民確有師徒之誼,他口出狂悖之言,臣難辭其咎!”

李知孝剛欲說話,卻又聽得有人出來有本上奏,這次出來地是向來默不做聲的一個侍郎,他將矛頭直指李知孝,彈賅他名為知孝,實際上卻是不孝不忠之輩,理由之牽強,便是趙與莒聽了都微微搖頭。

但這個人只是引子,李知孝開口反駁時,立刻有更多的朝臣捲進來,原先攻訐真德秀、魏了翁等人之事,一時間竟然被眾人忘記了。

真德秀一派是有意避開這件事,因為若是坐實,真德秀與魏了翁等人必是免不了受罰,而史黨則是在等,等待史彌遠出新的訊號。

史彌遠捻著須,微微冷笑,看著楊黨漸漸有些坐不住地模樣,近來與楊黨走得近的,也紛紛加入戰團,他用眼角餘光瞄過宣繒與薛極二人,微微撇了一下嘴。

原本想借著這次,將這兩個三心二意之輩也一網打盡,看他們如今危襟正坐的模樣,似乎是不成了。

雙方爭成一團,一時之間,這大慶殿中口水共唾沫齊飛,斥責與怒罵一色,大小朝官,倒有大半面紅耳赤,險些便要廝打起來。

趙與莒漸漸覺得無趣了,這些大宋朝官,雖說能站在這大慶殿中的,都是飽讀詩書之人,可他們吵架,卻是無趣得緊,遠不如看後世的大專辯論賽。

這爭吵足足持續了一個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