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2 / 4)

小說:大宋金手指 作者:噹噹噹當

並不歡喜。這讓她更覺得委曲,若不是楊太后之令,她才不願意來此呢。在慈明宮中與一幫小姐妹們讀書習算,玩一玩羽鞠,豈不遠勝過陪這個無趣的天子官家!

雖說心中如此想,但面上謝道清什麼都未表現出來,趙與莒洗漱完皆之後,直接去了博雅樓,這是他努力為自己爭來的一點點利益,每五日中有一日,不必那麼早起來,可以自己在博雅樓裡看書。

當然,所謂的“自己”,還是有人在地,起居郎會一大早便在博雅樓等著,若是他來得真太晚,那起居郎少不得記上一筆:某年某月某日,上晚至,惰於學。****

然後那些吃飽了飯沒事幹地言官,就會很快樂地來勸諫他要勤政,切莫荒怠,更不可沉溺於女色。

裝模作樣看了會書之後,趙與莒便有些坐不住,起身道:“今日閒著無事,好久未曾見過榮王太妃了,朕去那邊走走,不必驚動太多人。”

他登基之後,便追贈他早逝的父親榮王,他地兄弟趙與芮便成了榮王世子,而母親全氏則成了榮王太妃。雖說全氏是他的生母,但如今卻只能住在榮王府中,好在榮王府便在皇宮邊上,隔三岔五的趙與莒便會去看望生母。對於天子的孝行,眾臣都默許了,畢竟這位官家雖是年輕英武有類英宗,卻不曾象英宗那般非要稱自家生父為皇考。

全氏見著趙與莒來便要行禮,趙與莒慌忙摻住,埋怨道:“母親,每回都要孩兒說你,我再如何也是你生下的兒子,如何能當你的禮?”

全氏笑眯眯地望著自家地天子兒子,也不多說。只是向他身後望望,沒見著楊妙真與韓妤,便有些奇了:“賢妃與婕妤呢?”

“母親還如在鬱樟山莊時一般。叫她們妙真與阿妤便是,什麼賢妃婕妤的,沒來由地叫得生份!”趙與莒唯有在全氏面前。還帶著幾分年輕人的稟性,這最讓全氏歡喜。****他笑道:“今日她們要陪太后教導宮女,故此不曾前來,母親也是,有了媳婦便忘了孩兒。”

“官家都執掌天下權柄了,還是這般孩子氣。”全氏拉著趙與莒地手,仔細端詳著自己的兒子他現在已經不是自己的兒子了。只能在這座王府之中。在朝臣背後偷偷稱呼自己母親,自他小時起,便從未讓自己操心過,相反,一直是他在為自己、為自家操心,如今,還要為這個天下社稷操心。

想到這裡,全氏又有些惆悵。若還是在鬱樟山莊中,一家人安安生生地過著小日子那該有多好。

“與芮呢?”與母親聊了會天,沒見著自家兄弟,趙與莒奇怪地問道。

“去宗學了,近來讀書倒頗為用功,說是不可以壞了皇帝哥哥地臉面。”提及次子,全氏面上又浮起笑來:“他可是佩服官家了。”

趙與莒微微笑了,也不以為意。他正欲再說話。忽然院外有人喊道:“臣秦大石求見。”

秦大石與龍十二,如今都在殿前司補了職司。因為資歷的緣故,他們當的都是低品秩的小官,但在殿前司諸侍衛中,二人聲望卻是極高。而且如今殿前司侍衛之中,有近百人都是出自流求,他們無論是身手還是紀律,都足以服眾,故此做起這小官來,倒還算順利。

趙與莒微撩了一下眉,秦大石而不是朝臣求見,那麼意味著來的事情生在流求了。

如今朝堂與流求是完全並行的兩個體制,朝堂之中,依舊是那些重臣清議們掌握著實權,流求則完全是天子私產。當初獻土之後,趙與莒便借擊倒史彌遠和朝臣們對接二連三的變化措手不及之機,藉口“不欲生事擾民”,要求維持流求現行制度五十年不變朝臣們當時震驚之下,也不覺不妥,又不願把獻土地喜事變成反目地恨事,故此便預設了。待得他們覺得流求如此寶地,竟然不派駐官吏實為不妥時,天子明詔已,再想反悔已是不及。

隱約之中,趙與莒便有藉著流求來鞭笞朝堂諸公的意味在裡面,譬如說奪徐州便是一例。再如現在官家與真德秀的賭約,雖然是二人間的密談,但這等事哪裡瞞得住眾人,如今朝臣們都是心思複雜地在觀望,看淮北與淮南三年之後究竟孰能大治。

“官家國務繁忙,便先回去吧。”見趙與莒的模樣,全太妃笑道:“有閒時再來,回宮之後,還須多陪陪太后才是。”

流求來的訊息極為不妙,主要還是人心思歸,特別是那些最早遷居的移民,覺得如今楊妙真已是賢妃,天子是他們的主人,流求已經再無保密必要,而且開淮北抽調人手,也讓他們覺得,這些抽調之人可以回去那麼他們自然也可以。雖說此間甚好,但必須承認,他們對故土地思念幾乎是無法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