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3 / 4)

小說:大宋金手指 作者:噹噹噹當

的第一個孩兒,這次也帶來瞧熱鬧了。

李一撾咧了一下嘴。若不是軍紀約束,他都要說一聲“好熱鬧”了。

他們下了馬,立刻有勤務兵上來將馬牽到一邊,然後順著預留的道路穿過鐵絲網,進入前方的一幢樓房。穿過樓房裡的過道,他們進入大宋臨安火車站地站臺。

若是以數百年後的標準,這座火車站還有這個站臺實在是簡陋得可以,不過是上下三層,再加上一層地下通道。站臺長也只有五百米左右。如今這上邊站著兩百名殿前司的精銳官兵………他們同時也是秘營成員。

大約到了八時三十分,喧譁地人群安靜了。六十餘輛馬車從混凝土道路上奔來,到得火車站後減,然後進入專為馬車用的地下通道,所有的馬車都停入其中。又過了會兒,大宋皇帝趙昀與他的朝中重臣,都從地下通道中走了出來,只不過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到了站臺之上了。

“吾皇萬歲!”

不知從何處傳來喊聲,緊接著這喊聲連成了一片,趙與莒回過頭來,面對著鐵絲網、鐵柵欄之外的百姓,不住頷示意。除去軍人之外,百姓們紛紛跪拜,這讓趙與莒很是不安,低聲吩咐了一句,立刻有隨侍的殿前司將士大喊:“陛下有旨,免禮平身!”

雖然已經當了四年多馬上就五年時間的皇帝,可是趙與莒還時時警醒自己,對於跪拜,不能安之泰然。

“陛下深得萬民愛戴,實為古往今來第一聖君!”

薛極跟在他身邊,因為趙與莒步子大的緣故,他有些跟不上,邊抹汗邊道。

對這種諛辭,趙與莒有足夠的免疫力,他理都沒有理,而是轉向崔與之:“崔卿,覺得如何?”

“臣還是覺得……這東西真能跑得起來麼?”

對著眼前地大傢伙,崔與之有些不相信地搖了搖頭。

在站臺上停著的,便是趙與莒萬分重視的火車了。這列火車與流求最初試運的已經又有了很大的改進,它的機車導軸、動軸和從軸分別為二、三、一,為了便於拐彎,它裝有引導轉向架,為提高蒸汽利用率,它用採用了關節復脹技術。這種機車適合牽引較輕的客車,跑起來也更為舒適。

機車之後掛著八節車廂,每節車廂長約是十三步左右,這樣所有車廂加起來,約是一百四十步。車廂不象後世一樣全是鐵鑄,而是採用了鐵底盤、鐵頂與木壁,只在關鍵部位用鐵進行了加固,這一來是減輕車廂重量,二來也是節約用鐵。

崔與之還是難以相信,就憑藉前面的那個巨大的圓柱型地鐵物什,可以拖著這一百二十步長的東西跑起來。

“隨朕上車吧。”趙與莒也不再說什麼。而是快步踏上了列車。

他上的是第六節車廂,早有穿著制服的乘務上來服侍,隨行而來的眾臣中,六部主官與一些重要官員,當然也與趙與莒一樣上了第六節車廂,其餘人等則在七、八兩節車廂。一百餘名官員。進入三節車廂,自然覺得還算寬敞。在他們都上了車後,建造這鐵路的部分在臨安的工匠、民夫還有軍士,上了第二、第三、第四節車廂。

第一和第五兩節則是餐車,這是趙與莒特別交待地。第六節車廂自是既寬敞又舒適,被隔為兩部分,前面長約五步的是趙與莒地御廂,裡面放著固定床榻,還有書架和一些裝飾用地擺飾。過道從這裡的左側透過。被鐵皮隔了開來。後面長約七步有餘地是個小會議室,擺著趙與莒地御座和群臣的座位,全部加起來約是三十個位置。

這些座椅都是用固定於車底的海綿椅子充當。因為天氣熱的緣故,座椅上又放著一個鐵墊子。

車廂兩側如後世的火車一般,都是巨大的玻璃窗,頂部也有通風口,故此車廂內不算氣悶。

“諸卿且入座,朕命御醫來給諸卿準備些消除胸悶的湯藥,另外冰鎮酸梅湯也會給諸卿準備好。”趙與莒笑道。

“陛下,何時開車,讓老臣見識見識。”崔與之有些迫不及待了。

“正是。陛下常對臣說,火車一響,黃金萬兩,臣也想見識一下這黃金是如何萬兩法。”魏了翁也道。

趙與莒笑了笑,召來李雲睿,對他吩咐了兩句,李雲睿拿出懷錶,與趙與莒對了時間後向前行去。趙與莒道:“九時正,準時出。諸卿莫急。”

眾人紛紛拿出懷錶,對了對時間,離九時也只差十分鐘左右。

看熱鬧的百姓見天子和朝中重臣都進了那車廂中,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動靜,只見著車廂邊上的玻璃窗被紛紛開啟,不時有人從窗子裡向外張望,最前邊地還免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