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我回孃家去,他到兩點還不吃中午飯,我就電話遙控,告訴他冰箱裡有什麼吃的東西。我媽開玩笑說你以後就買個大餅套在他脖子上,省得他餓死。”
以溫柔優雅的態度生活
1982年,李銀河去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系碩博連讀。兩年後,32歲的王小波也來了。在美留學期間,他們驅車遊歷了美國各地,並利用1986年暑假遊歷了西歐各國。在美國的4年,王小波基本上沒有工作,只是在家讀書寫作,李銀河下班回來後就忙家務、做飯。他們的好朋友丁學良在一篇回憶王的文章中感嘆,“李銀河真可謂是賢惠,王小波則像個大爺。”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李銀河 優雅而溫柔的生活(4)
對此,李銀河的解釋是:“我不忍心讓那樣智慧的頭腦去幹粗活。”
1988年從美國回來後,李銀河開始了自己的專業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範疇:婚姻、家庭、性別和性。其中關於性的研究多一些,她的第一本論文集就是《中國人的*與婚姻》,其中除了中國人的離婚、獨身、自願不生育等問題,還深入研究了一些同性戀的內容。此間,王小波在中國人民大學執教。小說《黃金時代》在臺灣獲獎後,他乾脆辭掉公職,當起了自由作家。
“當初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方向,是因為這幾個領域都是社會學的經典研究領域,尤其關於性的研究,在國內還很少有人涉足。”她說,這些問題自己好奇,“研究它們能感覺到快樂,而且,對那些陷於不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