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的房地產開始出現熱的苗頭,很多老闆還沒留意到這個現象,我留意到了,把5000萬元全部投入買地,那時候吉都的地便宜得像賣大白菜。不到6年,我的5000萬就變成了10個億,就這麼簡單。這要感謝偉大的房地產。”
“這絕不是簡單,而是一個傳奇!10億對我來說,是個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好多企業家奮鬥了一輩子,都過不了億,你弄個五六年,就十個億了,可稱得上是個經商天才。”
“李大過獎了。真的沒那麼複雜,只是撞上了機會,就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吧,連賣瓜子都賺大錢呢,那是因為市場剛剛放開。現在正趕上中國城市化熱潮,越來越多的人湧進城市,城市迅速擴張,房地產理所當然成為高利潤行業。”
“陳總,問一個題外的問題,現在的房價就像斷線的風箏,直飈上天,市民一說起房價就抱怨連天。你作為業內人士,你覺得有沒有辦法讓房價降下來,或說不要漲得太快?”
“作為房地產商,我自然是不願意房價走低。當然,房價過高,也會變成一把雙刃劍。房價如何走,關鍵在這個城市的政府調控手段,一般市場調控有兩種,一種是控制投資,一種是引導消費。政府要控制投資是不可行的,但可以引導消費。”
“買房也能引導?”
“不是說政府引導你怎麼買房;而是政府建廉租房,政府不追求盈利,或只追求幾十年後才盈利,將房子建好後低價租給市民。”
“那不是回到計劃經濟了嘛。”
“這是兩碼事。計劃經濟那叫分房,不是租房。”
“陳總你繼續說。”
“市民為什麼要買房,多是因為他沒房住,其實租房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市民為什麼不愛租房而熱衷於買房?因為租不到讓你住得安心的房子,現在吉都的出租房都是些什麼房?基本上都是城中村裡的農民房、機關單位的舊宿舍、老城區的老房子,還有少量包租公的私房,這些房子,大都是些窄小破舊的房子,簡陋不堪,甚至是危房,周邊生活環境也極差,缺少管理和維護,更要命的是,房東隨時可以加租金,隨時可以叫你搬走,所以讓人住得很沒安全感,很不穩定,很不安心,只有買房子。這些情況,去吉都最大的城中村喜村看看就知道了。李大是搞公安的,應該也很清楚。”
十四、刑警與陳浩的談話(4)
“大致是這麼回事。喜村我去過,確實環境很差,治安也很複雜。”
“如果政府建起一個個上規模的廉租房社群,這些社群跟房地產商開發的小區一樣,規劃很好,設施齊全,環境漂亮,有學校、有醫院、有商場;這些廉租房每套面積在十至一百平米之內,每平方租金不超過二十元,而且可以想租多久就租多久,住一輩子都行,誰不想租?誰會急著買房子?德國人還不富嗎,有一半德國人住在政府建的出租房;新加坡人還不富嗎?百分之八十的人住在政府建的組屋。”
“有道理。”
“其實哪個城市的領導都明白這些道理。可是,這種不帶來眼前經濟效益和政績的事哪個城市會做?不會。起碼近期不會,因為賣地已成了許多城市財政收入重要的來源。”
“政府哪來這麼多資金建廉租房?”
“只要想建,就會有。每年拿賣地的錢一半出來建就不得了。”
“五一路罐頭廠的那片地是你開發的吧。”
“是的。”
“目前那裡正在搞拆遷,糾紛很多哪,好多工人和拆遷隊打起了架。”
“我實在搞不懂那些拆遷戶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麼利自己又利吉都的事,他們還要反對、阻攔。”
“我聽到他們罵你,說你低價買地、高價賣房,是吸血鬼,吸窮人的血,你怎麼看?”
“隨他們罵好了,我無所謂,我不需要窮人的理解,我只需要他們把地讓出來。地是國家的,他們憑什麼漫天要價?不錯,房子是他們自己的,但地是國家的,國家這麼多年來,都是讓他們免費使用地,沒有收他們的地租或說出讓金,現在國家要把地收回來重新開發,他們倒有意見了?這是什麼道理嘛。補償他們的錢是比同時的房價低,我蓋房子賣出的價錢是比補償他們的價錢高出很多。但是賬不是這麼算的,如果補償他們的錢跟我賣的房價一樣高,我上哪裡賺錢?我搞慈善事業呀。我一年交稅給國家幾千萬,說我吸窮人的血,那我可不可以說,國家吸我的血?我交的稅國家還不是拿來為民造福利,改善公共設施,扶貧助困?”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