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3 / 4)

在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他們原來住的是大房子,現在拆遷後,補償費能買到的房子小了很多,甚至不到原來的一半,這是切身利益,他們怎麼會沒有意見。”

“本來兩者的價格就不對等嘛。他們舊的房子能賣多少價?同樣大的新房子又能賣多少價?既是以舊換新,總要吃點虧的,你說是不是?我懂他們的心理,不是我自己要換房的,不是我自己要搬遷的,是你要我搬遷的,所以你得滿足我的要求,這是什麼邏輯?我促進了城市的發展,我改善了城市形象,我帶動了就業,我為國家創造了財富,誰又來滿足我?”

“不過,我想,這個賬是不是還可以有另外一種演算法。你看哦,假設有一塊地,原來建有房子二十套,現在你把這塊地買下來,建一百套,你按成本價或說以房抵補償費返還二十套房子給拆遷戶住,就算這二十套不賺錢,你也還有八十套房子賺。這算不算兩全齊美?拆遷戶絕對不會罵你。”

“我只能說,李大對房地產業太外行了。”

“呵呵,我是胡亂想的。不過,作為一名公安人員,我還是建議你做事儘量考慮周全一點,避免激化社會矛盾,現在從上到下都在提倡構建和諧嘛。”

“我會做的,謝謝李大的指教。”

“陳總,會不會在拆遷戶裡,有人仇視你,綁架你的女朋友來報復你?”

“不會吧,他們怎麼知道我的女朋友是吳靜心?她從未去過拆遷現場,也很少跟我出現在公共場合。就目前來說,我還沒發現誰要對我採取過激行動的。雖然拆遷現場出現過打架傷人事件,但也是拆遷機構野蠻施工引起的。”

“如果有人要報復你,他總會觀察你的一切,尋找機會。”

“如果要報復我,衝我來好了,綁架一個女孩子,算什麼本事?如果說要報復我,他們應該找我勒索才對,可他們沒有找過我,我想應該不是因我而起。”

“倒也是。好了,時間不早了,不打擾陳總了,謝謝你。”

“不用客氣,李大。”

十五 、鍾新文的新聞故事之四(1)

《爹媽出走的孩子》

沒有哪個地方比都市更隱秘的了,儘管都市人山人海。

如果你生活在村寨裡,你一定知道你的鄰居叫什麼名字,他也一樣知道你,說不定你倆從小就結成了死黨;可是在都市,你可能一輩子也沒跟你的鄰居說過一句話,更遑論知道他從哪裡來,以什麼謀生。

如果你生活在深山,山裡出現了一個陌生人,很快,這訊息就會傳遍十里八鄉,也會傳進你的耳朵;可是在都市,你每天接觸的、每天面對的幾乎都是陌生人,你即使要跟他打交道,也往往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來自哪裡,是什麼樣的性格,家裡有什麼人,生活得好不好。城市人是無根無底的人,城市人是飄來飄去的人,城市人是忽隱忽現的人。

如果你生活在天上,那麼你是神仙,你無所不知;可是如果你生活在城市,你有太多的無知,你有太多的人不認識,你有太多的街道社群沒去過,你有太多的事不瞭解,就是你的妻子、丈夫,在你的視線之外做了什麼,你也不知道……

所以,古人早就說過,大隱隱於市。

在擁有八百萬人口的南方大都市吉都市,生活著這麼一個人,他可不是什麼隱者,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市民,八百萬分之一。他每天跟任何一個市民一樣,為了生計,為了追求幸福,為了追求錢財,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奔走,可除了他的家人,沒幾個人知道他從哪裡來,在吉都市做什麼,以什麼樣的狀態生活著;即便是他的家人,也幾乎不知道他每天做些什麼,在家之外怎麼活著。

我自然也和全城的人一樣,不知道他。是他在犯下一起驚天大案落網後,作為吉都市公安局一名新聞通訊員的筆者,才對他起了關注,探究他的身世,瞭解他的生活……

他叫蕭河林。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十五、鍾新文的新聞故事之四(2)

蕭河林並不是純正的吉都市人,他是在成年後,像一粒沙子,隨著中國城市化的浪潮,湧進了吉都市。

在吉都市,沒幾個人是純正的吉都人。吉都雖有三千年的悠久歷史,古名為吉州,但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戰亂頻繁,曾出現過元初、清初幾次征服者大屠殺,還有數不清的農民起義,不幸的是,吉都趕上了一次,十萬居民被殺,幾乎成了空城。吉州在歷史上曾經不存在了,直到四十年前,這裡還只是個百餘人的小漁村。改革開放以來,吉都憑藉著濱海優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