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是因為它距離古城牆不遠。
他出門的時候大約是六點十五分,一路慢跑十幾分鍾,就到了古城牆腳下。
這段古城牆原本是明代所修,後來順朝也修補過,到建國後才徹底變成文物,不過直到現在,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它是古物,政府卻也並沒有圍上柵欄保護起來,當然也稱不上什麼公園,但一大早起來遛鳥練拳的人,卻有不少人會到這城牆根底下來聚著。
但李謙跟他們不是一夥的,他來到這裡之後,會繞過他們,直接從裡面登上城牆——城牆是冷兵器時代拿來禦敵守城的要器,如濟南府這樣的通衢大府,規格自然不低,殘存的這一段古城牆是東西向的,東西長越七八百米,寬大約有四五米。這個寬度,跑馬都夠了,自然足夠讓李謙展開架勢來打一段拳。
大約十幾分鍾之後,拳腳練過,也略歇了一歇,李謙就起身,仍舊是慢跑著回家。
他現在租房子的這個小區,是濟南府比較早的商品小區。根據李謙的瞭解,這個時空裡自八十年代初開始,商品經濟的大潮開始勢不可擋,所謂商品房也是在那個時候興起,而這個小區,也大約是興建於那個時候。
十幾年的小區,已經可以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系統了。
小區東門門口光是早餐點,就有足足四五個。
搬過來之後,李謙已經逐個吃遍,最終他選定了那家河南人開的“老趙胡辣湯”作為以後的早餐點——這家店不像其它地方那樣賣很多東西,他們不賣最常見的豆漿油條,也沒有餛飩蒸餃,店裡只賣四樣東西:肉包子、素包子、胡辣湯、豆腐腦。
除了素包子,另外三樣都極合李謙的胃口。
一塊錢,三個肉包加一碗胡辣湯,就是一頓美美的早餐。
他們的包子個頭並不算大,但餡兒給的實誠、肉多,胡辣湯的味道也是極為地道,因為他們的確是真的拿牛肉在熬燙。
李謙跑步回來,迴繞到東門,買了早餐再回家。
這個時候,太陽已經升起來了。
他回到家、洗個澡,便只穿件內褲就做到餐桌前,獻給倒一杯溫熱的菊花茶,慢慢喝完,才會開始吃早餐。
早餐罷,收拾完了碗筷,大約是八點半。
然後,他會去坐到兩人座的小沙發上聽半個小時的歌。
播放器就是他以前那個隨身聽,南笙牌的,而音箱則是他前幾天剛從一家音像店淘換來的二手貨,是一對書架箱。兩百來塊錢,品相不錯,音質也還可以。
當然,兩百來塊錢的箱子加幾十塊錢的隨身聽,即便是這個時空裡的華元好像幣值要大了許多,但這個價位要說什麼音質,也實在是談不上,但他現在也不講究這個,只是不想整天戴著耳機聽歌把耳朵聽出毛病來罷了。
此前那個李謙留下的,加上他後來新買的,現在他手裡已經有超過一百盤的磁帶,其中以流行、搖滾居多,英語和俄語的磁帶也買了不少,不過早上聽的,卻仍是他前世的最愛——莫扎特。
一本磁帶正反兩面,大約是四十五分鐘左右的播放時間。前面二十分鐘,他會坐在沙發上閉目養神,順便消食,二十分鐘之後,他會起身,先拿拖把把地板拖一遍,然後拿一塊抹布,到處擦擦抹抹的收拾——等到一本磁帶放完,整間屋子保證一塵不染。
這個時候,已經是九點多鐘。
接下來,他會拿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做兩件事:為自己已經回憶起來並寫好了詞曲的歌曲嘗試譜曲,以及整理此前的一些想法,把腦海中的一些靈光一現的旋律記錄下來。
當然,現在他記錄下來的旋律只是斷篇殘簡,不過隨著靈感火花積累的越來越多,就會有很多作品逐漸成型——上輩子,李謙的很多作品就是這麼創作出來的。
有些天才人物,是可以靈感一到,一兩個小時就創作出一首歌的,但李謙知道,自己沒有那樣的捷才。自己也有才,但沒那麼厲害,所以就只好採用笨人的辦法。
那就是,積累。
當然,在做這兩件事的中間,如果碰巧觸動了某一段記憶,突然想起了前世聽過的某首歌,李謙也會盡快把它記錄下來——對他來說,這是極其重要的一項資本,自然是不厭其多。
然後,十點多鐘,他開始練歌,也是持續大約一個小時。
如此,大約一直到十一點半,他上午的任務就可以全部完成。
在這期間,他會把那一大海的花茶喝個乾乾淨淨。
十一點半,他起身,拿上手機和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