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的大氣而沉穩。再配上這個男中音……別管你承認不承認,都只能再次點頭,承認這首歌很棒——別管是選用了原著的開篇詞,還是這個譜曲的思路,以及最終呈現的曲風,再一直到歌手和聲音的選用,乃至於到這種以琵琶為主,輔以管絃樂的編曲,好吧,還是那句話,“他做的很漂亮!”
對於普通的觀眾來說,他們只會感覺到這個片頭很抓人、很符合自己對“三國”這兩個字的臆想,也會感覺這個主題歌很好聽,男中音啊,詞又古典,曲子又好聽,很搭的感覺!但是在內行的眼裡,卻不得不承認,不管是開篇那一段重要的配樂,還是當下的這首主題歌,李謙能做到這個層次,已經是無可指摘了。
因為如果換了是讓你來,很少有人可以自信地說:我會做得比他好!
是的,配樂,很贊!
是的,主題曲,更贊!
這一刻,即便是原本對於李謙負責這部電視劇配樂很是擔心且報以質疑的人,也不得不嘆口氣:好吧,這個水平看來,恩,沒弄瞎!
甚至於,這首主題歌,肯定會成為一代經典的!
至於某些在此前對於李謙主導這部戲配樂很是不服的人,這個時候,也只能暗地裡嘀咕幾聲了,至少,就算心裡依舊不服,他們也明白,自己的不服,已經不便再對任何外人表達了——做到這樣你還不服?除非你過去的成就已經大到了一定程度,否則,徒惹人笑而已。
此音此畫,夫復何言?
…………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
客廳裡,謝銘遠笑著湊過去,問:“爸,感覺如何?”
謝金順老爺子嘆口氣,點了點頭,卻沒有開口說話。
但謝銘遠不急,只是面帶溫煦的笑容,繼續看著他。
過了一會兒,片頭已經徹底放完,電視畫面暗下來,並露出了“第一集”的字樣,他才側了側身子,慢悠悠地道:“很合適。”
謝銘遠想了想,緩緩地笑起來。
是的,很合適。
不管是詞,還是曲,以及唱,對於電視劇的配樂和主題歌來說,合適,其實正是最高的評價,不是嗎?
…………
一段簡短的旁白介紹,僅用一分多鐘的時間,就飛速地把桓靈二帝之前整個東漢的政治局面勾勒出來,然後,黃巾起義開始,伴隨著劉關張三人的出現,電視劇很快就進入了真正的劇情。
這個時候,絕大部分觀眾當然是開始享受起電視劇了,但是在網路論壇上,卻是突然熱鬧了起來——
以“很好聽”為關鍵字的帖子,實在是太不專業了,也是所有人都會說的話,所以,儘管這樣的帖子在幾分鐘之內就一個個地飛速出現,刷屏一般迅速攻佔了整個版塊,但充其量獲得寥寥可數的幾個感慨式的頂貼,根本就不可能獲得太多的關注,真正能夠引來大家的關注和大量回復的,肯定是一些略偏技術性的帖子。
好聽,大家都知道,聽完了之後,大家都說這首歌很贊,但具體好聽在哪裡,就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說出來的。
於是,技術帝、專業帝出現。
“先來說開篇的配樂,我估算了一下,大概是一分鐘零五秒左右,這一段配樂,大家乍一聽其實很簡單,就是那些畫面一穿插,配上點鼓啊、人聲啊、簫啊、箏之類的,再加一段雄渾大氣的管絃樂,就行了,但其實不是,它的邏輯思路是很講究的。
具體來講,分為四個小節:第一小節,純人聲加鼓,以管絃樂隊切入為終結,管絃樂隊切入,代表著第二小節開始,而從明顯應該是三顧茅廬的畫面開始,那一段單獨的簫聲,是第三節,一直到古箏進入,節奏一變,一直到片頭字幕出現,為第四節,簡單來說,最傳統的小說四段法:起、承、轉、合。
不但這段音樂本身極富張力,而且同時還凸顯出了這個‘轉’,也就是三顧茅廬對於整個三國的重要性。這段配樂,和開篇剪輯,簡直是相得益彰,珠聯璧合!下面,我再來具體分析一下每一節的精妙之處……”
樓下的跟帖以每分鐘數十個的速度飛速增加——
“我擦,讓樓主這麼一說,果然覺得高大上了很多!”
“贊,坐等樓主直播,點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