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言行不一的人。這種人說的和做的是兩回事,但透過“時間”,便可發現他的言行不一。
事實上,用“時間”可以看出任何型別的人,包括小人和君子,因為這是讓對方不自覺的“檢驗師”,最為有效。
至於多久的時間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性情真本質,如果是許多年,這似乎是長了些,但如果說就需一個月又短了些。那麼到底多長的時間才算“標準”?這並不能做出規定,完全因情況而異,也就是說,有人可能第二天就被你識破,而有人二三年了卻還“雲深不知處”,讓你摸不清楚。因此與人交往,千萬別一頭熱,先要後退幾步,並給自己一些時間來觀察,這是最起碼的保護自己的方法。
。。
看人不要被面具所迷惑
只有瞭解了他人,才能把握對方的人格之高下、品質之優劣、行為之美醜。做到有針對性,或者坦誠相待,或者持有戒心,從而能防患於未然。然而,認知他人也是不容易的,俗語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這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通常需要根據主要的資訊來判斷:
被認知者的外貌、言行、姿態等;
認知者與被認知者互動的情境,被認知者所具有的角色;
認知者本身的成見以及概念系統的簡單與複雜程度也對認知者產生巨大影響。
要正確瞭解、判斷一個人,不能只憑一行一言一事的外在表現,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注意他對那些身處逆境或地位低下的人的態度。在具體的人際交往中,會有各種不同的情況出現,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實踐。
在現代快速的生活節奏中,我們不可能天長日久地去考察衡量一個人然後決定與他的交往方法,而是要求我們用敏銳的眼光儘快判斷制定出速戰速決的方針。
每個人都很難從對方臉上的表情或者言談舉止來斷定其心情和目的。難過的時候,他可能微笑著巧妙地掩飾,興奮的時候,他也可能故作沉思低頭不語。因此,這時他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不一定出自於內心的本意。這正如同人們平時所說的那句話:“人人都戴上了虛偽的面具”。這面具隨著年齡的增大,戴得越來越巧妙,越來越難以被人發覺。久而久之,這就逐漸變為一種社會性的心理思維定勢、一種習慣,隨之而來的處世圓滑也是成熟的標誌之一。想一想自己,不也是如此嗎?自己的喜怒哀樂何曾明明白白表露在他人面前而不加任何掩飾呢?真可謂人心難測,這是我們通曉人際交往秘訣的先決條件。
有些人裝出一副道貌岸然、和藹可親的面孔,卻隱藏著內心的真實意圖。外表上對人極盡誇讚逢迎,暗地裡卻耍手段,要麼使人前進不得,要麼使人船翻人覆,甚至是落井下石。這種人還往往不是自己出面去傷害別人,而是藉此傷彼。
在我們的周圍,有時,他們看到你直上青雲就會逢迎拍馬專撿好聽的話講;有時,他們看到你事事順心進展神速而在背後造謠生事,陷你於不利;有時欺騙、謊言、圈套從他們頭腦中醞釀成“捆精繩”套在你身上,使你翻身落馬;有時,他們看到你墜入困境則幸災樂禍趁機打劫。所有的這一切,我們豈能不防呢?
生活中往往有兩面三刀者,就是採取各種欺騙方法,迷惑對方,使其落入陷階,從而達到自己的企圖。唐玄宗時的宰相李林甫,他陷害人時並不是一臉兇相,咄咄逼人,而是吹捧對方,說一些甜言蜜語,暗地裡卻拿對方開刀。當時世人稱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在當代,“當面說好話,背後下毒手”者不少,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認識清楚,提高警覺。
。。
挖出人心裡隱藏的秘密
想從對方外表判斷一個人,或從社會地位、職業判斷人,卻不願說出自己的煩惱或工作內容的人很多。有的人則特意邀約對方談論某件事,然而一旦和對方見面後,又不習慣於當場的氣氛,或不中意對方的外觀,而始終不願啟口論事。
“人要交往,馬要試騎”,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不開口的話,什麼事情也解決不了。與其什麼事都一開始就死心,不如抱著一試的心情,即使被取笑也沒關係,誠懇地與對方交談看看,請求對方助一臂之力,才是創造機會的明智之舉。
有種人會抱著“反正本來也無法解決”的心情,採取積極的戰術。這樣的人雖然任性,但具有強烈的依賴心,無論再煩惱、再無聊的小事都向他人傾訴,如此一來即可消除自己的焦躁感。換句話說,這些人已經把他們的缺點轉變為對自己有利的優點。
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