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3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太平軍的衣服跑了呢。

齊豪說尋別的法子進城,使者自然樂意,當下就應了,不過還是不看好齊豪能尋出什麼進城的安全法子。沒想這齊豪看著粗豪,確是個心眼細的人,竟然真給他瞅出處清軍防線的薄弱處,大膽提出趁深夜找條小船從江上偷偷摸上岸,然後悄悄潛到城中。

要是大隊人馬從江上上岸肯定不行,除非江上的廣東水師全是死人,可要是一條小船搭上十來個漢子摸上去卻是可行,畢竟清軍只是想困死太平軍,不許太平軍突圍,截斷所有方向一切有可能來援的明軍,除此之外,卻是不在乎城中有什麼動靜的。就是真讓摸進去一些人,只要不是大隊人馬,不帶糧食,對清軍而言也不打緊。

那使者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便只能同意齊豪的主意,又仔細觀察了幾天,齊豪方才帶著他們趁夜向新會城潛去。這一路,有驚無險,雖遇到了一條清軍水師的巡邏戰船,可是卻沒有被發現,摸上岸後也沒有碰到清軍,眾人一番提心吊膽後終是潛到了城下。一番喊話後,便把周士相給喊了過來。

。。。。。。。。

對於齊豪等人的來投,太平軍並不是沒有懷疑的人,宋襄公就是其中之一,他提醒周士相新會城都已被圍了一個多月,先前派出城的十幾撥人一個也沒回來,這會卻突然冒出來一個,還帶了人回來,說不定有詐,萬一來投之人是清軍的內應之人,這般輕易放他們進來,恐釀大禍。

為了引起周士相的足夠重視,宋襄公將所知道的有關清軍內應開城的戰例說了好幾條,無論是天啟、崇禎年間的遼東戰事,還是清軍入關後,對難以奪取的堅城清軍往往使用奸細混入城中,然後裡應外合開城門,此計清軍是屢屢使之,卻屢屢靈驗,讓人防不勝防。

宋襄公的提醒也讓周士相心裡打鼓,不禁也懷疑起來投之人是否是真,但想來者不過十數人,便真是清軍奸細又能如何,只要看管得當,這些人又能翻出什麼浪花。可要是不放他們進來,萬一這些人真是來投的志士,豈不遺憾!

最終,周士相選擇放人進來,促使他放人進來的另一個原因便是好奇,他很好奇這幫人是怎麼突破清軍防線摸到城下來的。(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

齊豪等人被吊上城後,宋襄公立即將他們和使者分開看管起來,然後分別進行盤問。這也是理所當然之事,齊豪倒也沒有因此對太平軍心生不滿,換作他同樣也會如此,小心駛得萬年船,畢竟誰也不知道清軍是不是會用相同的法子向城內派出奸細。他記得清楚,當年他奉西府李定國之命守衡陽城時,就有清軍奸細混在難民之中混進城,然後趁夜到處放火,要不是守軍及時發現並予以鎮壓,恐怕就不是他齊豪不戰棄守衡陽,而是早早就叫清軍奪了。

宋襄公先盤問的使者,後來才分別盤問齊豪和他一干手下,幾下印證下來自然沒有問題,可宋襄公還是不太放心,直到齊豪取出了他那枚南明永曆朝廷頒給的總兵官賜印方才徹底消了宋襄公的懷疑。

齊豪這總兵賜印是大西軍聯明抗清之後,永曆朝廷兵部按孫可望上報名單統一發給的,不過更多時候他這總兵官和永曆朝廷是沒有什麼關係的,真正能夠指揮他的還是孫可望和李定國,永曆朝廷對他們這些原大西軍出身的明軍將領而言,不過是供在香案上的佛像而矣。

當年齊豪因清軍勢大被迫棄守衡陽後,李定國曾奪了他的總兵一職,改以參將銜軍中效命,不過這枚總兵印卻是沒有收回。想來李定國雖惱齊豪棄守衡陽,但也知此乃形勢所逼,就是他不也是因孫可望逼迫而被迫轉戰廣東,如此。自然也沒有必要惡人做到底。說到底,齊豪雖不是他的嫡系,但也是大西軍一員。更是主動來投他李定國的,若真是不顧情面對齊豪太過苛刻,傳出去對他李定國的名聲也沒有好處。

南明朝廷的官印,周士相自然也有一枚,不過和齊豪這枚總兵官印相比卻是次了許多,只是枚羅定州參將印,這印當初也不是給他的。而是那個永曆朝廷兵部職方司郎中程邦俊給胡全的,現今胡全已死,這印自然落在了已為太平軍實際領袖的周士相手中。

官大一級壓死人。來人是總兵官,自家卻只是還未給永曆朝廷正式認可的參將,兩下一比,就顯得周士相弱了。如此一來就帶來一個問題。如何對待齊豪這個來投的大明總兵官。

問題很好解決,關係太平軍指揮之權和自家性命,周士相可不含糊,當著齊豪和他一干手下的面就直言,太平軍歡迎你們來投,現願以軍中總旗一職相授,不知你是否願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