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的事情要牽涉到他們。所有人都在忙,周士相也沒閒著,他要挑選自己的親兵。
親兵營的營官是邵九公,但親兵營同樣也是歸軍帥府直接指揮的力量,所以周士相決定自己挑兵,他讓宋襄公把風放了出去,結果回去的各營主官很快就將手下的精壯新兵送到了仁厚坊,足有2000多人。
最終周士相從這2000多人中選了600人出來,這樣加上原先近衛營的400人,正好湊齊1000人。那600個新兵聽說自己被抽中調入總兵大人的親兵營後,興奮的不得了。
什麼是親兵營,那不就是總兵大人的家丁嘛!想到以後能享受將領親信家丁的待遇,這六百人想想也高興。另外一千多人雖然沒有被選中但也沒有失望,因為成為總兵親兵家丁固然是好,但喪命的風險也大,打起仗來這些人可是要衝在前頭的。
經個大半個月的重組,新建的太平軍諸營方才稍稍定當下來,軍帥府制定的新訓練大綱也派發了下去,各項規章制度也在不斷的出臺。隨著一道道軍令發出,太平軍也越來越像個軍隊的樣子。
宋襄公跟廖瑞祥要了10多個秀才進入軍帥府,以協助他這總幕僚處理公務。因為軍中大半將領都不怎麼識字,請示周士相後,軍帥府行文各營的安軍使,讓他們在本職安軍工作之餘,也要擔任主將的參謀一職。這個參謀不是幫助參謀軍情,而是幫著看公文寫公文。
廖瑞祥的衙門差事幹得不錯,花了近兩個月時間,他在香山境內共設定了12處驛站,並全部交接給太平軍。驛站對於軍情和公文傳遞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周士相又讓宋襄公將這些驛站管起來,將其中幾處位於交通要道的驛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