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3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王朋志沒想到老將軍會發他的火,他不敢頂撞,有些心虛的嘟囔道:“皇上不是都被孫可望逼到昆明去了麼。這勤王詔書肯定能下來,或許這會就在路上呢。”

“既然咱們還沒有接到勤王詔書,你就給我老實待著,再敢瞎嚷嚷。老夫就讓你滾回上川島去!”

說完,陳奇策哼了一聲,他這話既是說給王朋志聽,也是說給在場的其他將領聽的。天子移蹕昆明還是小事。要命的是誰也不知道這後面會發生什麼。以孫可望的跋扈,他定不會甘心天子脫離自己的控制,因此可以預見。孫、李二人的大戰就在眼前。這可是事幹永曆朝廷能不能存亡的大事,更是事關大明能不能中興的大事,在這等大事面前,陳奇策絕不能容部下擅作主張,更不能容忍部下有別樣的心思。他把醜話說在前頭,後面真要是有人以身試法,他雖人已老,可手中的寶刀還未老!

打心眼裡,陳奇策未必不想率部勤王,可他的部下都是水師,昆明離新會又遠隔重山千里遠,真等他排除萬難率部趕去,黃花菜都涼了!更何況他也沒有接到朝廷的勤王詔,沒有詔書,他陳奇策就是駐防廣東的凌海將軍,未得詔而勤王,往大了說是欲圖不軌,往小了說也是失地棄守之罪。

陳奇策為大明盡了一輩子忠,他斷不會臨老犯這錯誤,事情究竟怎麼辦,還是要等雷州那邊的訊息。反正一句話,朝廷若真要他陳奇策勤王,他二話不說就走,哪怕死在半道他也要去,可朝廷沒要他陳奇策勤王,他就守在新會,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他的汛地內!

上川島可比不得新會,那地方貧瘠得要死,又孤懸海外,現主力都在新會,王朋志哪裡願意回去那鬼地方,因此嚇得趕緊退了回去,再也不敢吱一句聲。

將軍發了火,又摞明瞭話,水師諸將再有心思,這會也都明智的閉嘴不語。太平軍這邊以周士相為首,周士相不吱聲,一眾軍官自然也不會亂說話。

胡德玉輕咳一聲,上前對陳奇策道:“將軍,李定國將天子遷到昆明,孫可望可不會善罷甘休,只怕這會他已點兵奔昆明而去了。學生聽說大西軍的精銳都在孫可望手中,能打的戰將也都在孫可望麾下,兩相對比,李定國雖也是大將,可未必就能打得過孫可望,若事情真到了最壞局面,還請將軍早作打算。”

“做何打算?”陳奇策嘆了口氣,擺手道:“我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朝廷要沒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先帝能在煤山殉國,我陳奇策又何惜這老軀。”

胡德玉見陳奇策誤會自己的意思,忙要勸說,卻見周士相開口說道:“老將軍切勿悲觀,事情還不至此。在晚輩看來,孫可望真要和西寧王兵戎相見,最終失敗的一定是他,而不是朝廷和西寧王!”

“周千戶何以如此肯定孫可望會敗?”

胡德玉有些詫異周士相何以如此肯定孫可望會敗,畢竟孫可望所部乃明軍最大的主力,有20餘萬人,而李定國的兵馬不過4、5萬人,兩者實力相差數倍,單從地盤和兵力來看,李定國基本上沒有贏的可能。周士相卻站出來說孫可望必敗,李定國必勝,這有些讓人一時難以接受。

“大義!”

周士相很自信的看著眾人,擲地有聲道:“因為大義在朝廷,所以孫可望必敗!”(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

歷史告訴周士相,孫可望沒能打得過李定國,反而眾叛親離,最終投降清軍,引清軍入四川、貴州,從而徹底葬送南明。而他的對手李定國則作為明末的漢民族英雄彪炳史冊,為後人所敬仰、所懷念、所唏噓。

孫可望明明地盤比李定國多,兵馬比李定國多,部將也比李定國多,同為大西軍的孫部戰鬥力更是不比李定國部低,但為何失敗的偏偏是他?

兩世為人的周士相畢竟不是歷史學者,他無從詳細探究孫可望的失敗過程及具體原因,但他清楚一點,那便是人心不在孫可望身上,大義也不在孫可望那邊。

名義上仍被永曆朝廷所擁有的地盤有云南、貴州、廣西大部、湖南一部、四川一部、廣東沿海部分以及閩、浙沿海地區,這些地盤包括被孫可望控制的地區都是尊奉永曆帝的,哪怕是不聽調、不聽宣的閩、浙沿海魯王朱以海系和鄭成功系也都是遙奉永曆為正朔,清廷也是一直視永曆朝廷為明朝的正統延續。

當年李定國兩蹶名王時,順治便是想以江南土地全給永曆做為明清劃江而治的談判條件。由此可見,永曆朝廷所代表的南明正統觀何等的深入人心,遠不是流寇出身的孫可望所能代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