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3 / 4)

小說:漢兒不為奴 作者:冷如冰

,不想再聽嶽樂說下去。

第三個進殿的是康親王傑書,他有不少地方和嶽樂相似,但為人特別謹慎。傑書雖是禮親王代善的後代,卻非嫡傳,年紀輕,資歷淺,文不如嶽樂。武不及濟度,在同輩親貴中。以謙謙君子的姿態周旋其間,使得人們都對他抱有好感,他也時時注意與各派力量保持同等距離,決不越過界限。

今天應召,傑書顯得緊張,跪拜時因誤壓袍襟差點摔跤,目光也閃爍不定,可見內心不安。

“更變祖宗成法,恐怕會使滿洲人心惶亂。人人都知太祖、太宗開國創業,規模製度可傳永久。敬天法祖尤為滿洲視為金石之言。求皇上三思而後行。“

順治不快地問傑書道:“你是不贊同朕的主張了?“

傑書恭敬地回答:“傑書不敢。但傑書不敢獨樹一幟。多數王公大臣贊同,傑書也贊同。“想了想,傑書又補充道:“皇上切勿輕視眾人對撤議政一事的憤慨。萬一各位王叔王兄合力抗辯…皇上要心裡有數才好!“

順治一驚,立刻追問:“難道他們敢結黨亂政?”

“不,不是的!諸王貝勒大臣對皇上耿耿忠心,決無二意。然而,這樣的事,不謀而合怕也難免…皇上,能不能棄其主而求其次呢?請皇上明察。“

順治明白傑書的意思。當然,改內院為內閣比撤議政容易,但對順治來說,撤議政卻比改內閣更重要。

連碰了三個軟釘子,順治心情很不好,也覺得累,但仍然堅持把議政王貝勒大臣以及六部滿尚書一個又一個地召來單獨面談。結果很使他喪氣。這些王公大臣都表示忠於皇上又忠於祖先,都歌頌皇上英明有為;都記得保持滿洲優勢,不近漢俗漢制的聖諭;都不同意撤議政……理由當然各種各樣,不過,順治從中摸到了一根脈絡:議政王貝勒大臣唯簡親王濟度馬首是瞻。

順治在暖閣裡沉思著踱了好半天,命太監進食。他喝了奶茶,吃了點心,覺得心力都準備得較比充沛了,才命召簡親王濟度議事。若是濟度能夠支援他,則事情就能成功大半。

給順治行禮後,濟度直言道:“皇上想必記得,多爾袞曾想削議政,把議政王大臣會議放在一邊,他一人獨攬大權。他又罷諸王兼理部務,使六部尚書聽命於他一人。多爾袞如此變更祖制、胡作非為,引起滿洲公憤,喪盡人心,一旦死去,身敗名裂,豈不是報應?“

順治勃然變色:這不是明罵多爾袞,暗指他嗎?不過為了爭取濟度的支援,順治竭力隱忍著沒有發作。

不想濟度越說越慷慨激昂,他道:“我滿洲威臨天下,靠的就是祖制舊俗,子孫萬代傳下去便能子孫萬代永保社稷江山。這是我們滿洲的傳世之寶,要是丟掉,就是金寶玉寶也是沒用!千辛萬苦打下的江山,又要被人家奪回去,人家無需用弓箭刀槍,只這漢制漢俗,就會將滿洲這一支上天的驕子、仙女的高貴後代淹沒在漢人的大海里!…那時滿洲可就真要完啦!”

“胡說八道!”

順治實在忍不住了,一拍桌子,怒喝起來。

“皇上恕罪!”

濟度眼都不眨,立刻從坐墊上站起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道:“皇上就是殺了濟度,濟度一片忠心可對皇上,可對祖先!皇上以為濟度不肖。濟度甘願領罪。只要皇上一句話,濟度立即辭去議政,從此不問朝事;議政王貝勒大臣也可以全體辭職告退,受皇上處分。但是議政的制度決不能改!“

濟度的話讓順治氣得牙癢,他知道濟度不是說的大話嚇唬他這皇帝,而真會摞挑子不幹,一旦濟度撂挑子。就會有一大幫人跟上來,不僅會使他這皇帝丟盡面子,還會使統一天下的大業付之流水。後果怕要更為嚴重!

順治心裡打了個冷顫,沒有勇氣重提撤議政的話題。他強壓住心裡沸騰了似的憤怒,忍氣用不大平穩的聲音說:“那麼,改內三院為內閣呢?”

“稟皇上。明朝亡國。多半亡在起用文臣上,那是亡國的制度,決不可照辦!”濟度毫不猶豫的再次一口回絕。

“王兄此言過分了吧!“

順治冷笑一聲,鼻翼迅速翕動,眼睛忽大忽小,話幾乎是一口氣衝了出來,象質問似的聲音又高又響:“當初先皇設立內三院八衙門,不正是參照明制?太祖時候有沒有這些設定?“

太宗皇帝設立內三院和吏、兵、刑、戶、工、禮六部以及都察院、理藩院。人人都知道是仿效明制。濟度有些啞口無言,但還是非常固執地說道:“稟皇上。太祖皇帝定下的國事合議制度,先皇並沒有改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