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能打仗,可其人對朱家頗為忠心,所以當不會支援周士相稱帝。但就算於世忠反對,蔣和他們也沒將他當一回事,那於世忠頂多拉走其嫡系戚字旅,其他的兵馬他可拉不走。單憑一個旅想造秀才的反,於世忠也忒當太平軍沒好漢了,這人最大的選擇很可能是解官自去。
在蔣和看來唯一有可能起兵造反的只有王興了,因為他手下的第十鎮都是從前的廣東明軍,王興又對唐王忠心耿耿,所以這傢伙八成會起兵。不過用葛義的話說,那王興真敢起兵,王有喜和尚可遠他們抬抬手就能把他手下那幫雜牌給滅了。要是邵九公狠一點,把人誆到南寧一刀就能剁了,連起兵的機會都不給他。
湖南那邊軍團都指揮是趙四海,主力第二鎮又是鐵毅在帶,其他四個新編鎮全是從主力鎮抽調的軍官統領,除了郭登第這個威遠侯有可能有異動,整個湖南軍團完全是支援秀才稱帝的。
同意的,不同意的,會起兵反對的,有可能會起兵的,方方面面蔣和他們都算好了,只要周士相點頭,他們立即就會給他黃袍加身。可是周士相卻偏偏不肯自立,反而鐵了心的要擁那唐王監國,氣得蔣和直想罵娘。那日實在是氣不過,索性直接在唐王府外叫嚷,想硬逼秀才稱帝自立,結果卻是被秀才給捆進了大牢。
“你們天天想著要我自立,卻不想這事現在能做得?當皇帝是好,天下間誰人不想當皇帝?可我問你們,我若自立,那忠貞營的明軍要不要打?金廈的鄭軍要不要打?兩廣忠於明朝的那些將領要不要打?將來要不要和李定國他們打?咱們真要和他們打了,快活的是誰?是滿清,是韃子!等咱們和這些忠於明朝的兵馬打過之後,咱們要死多少人?到時拿什麼去打清軍?親者痛,仇者快的事,這十多年來還少了嗎!大敵未滅,自家內訌,此智者所不為!”
周士相氣得拿鞭子狠狠給了蔣和一下,讓他的禿腦袋上結了塊好大的疤。他卻不知,這一鞭子不但沒讓蔣禿子明白事理,打消做從龍之臣的心思,反而變得越發強烈。只是他變聰明瞭些,不再把這心思嚷出來,還老實的請罪認錯,這才被放出。就這會,他心裡其實想的不是鄭軍能不能拿下南京,而是想著等北伐後,找個機會把黃袍硬披在秀才身上,也來個桂永智說的什麼陳橋驛兵變,到時大傢伙一起跪秀才面前三呼萬歲,看秀才做不做這個皇帝!他真不做,也逼著他做了!反正老子才不給姓朱的打江山呢!
不過想要幹成這事,首先得解決李瞎子,要不然這傢伙發起狂來,還真有些棘手。
蔣和兩眼不經意的瞄向靠在柱子上“閉目養神”的瞎子李,旁邊人說什麼卻是一點也沒聽進去。(未完待續。)
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
蔣禿子人模人樣的坐在那,擺出一幅洗耳恭聽狀,不知道的以為這傢伙洗心革面了呢。
李瞎子依如從前,對於軍議這種事從來不感興趣,抱著他的大鐵錘遠遠靠在柱子上,看著像是在打盹,實際腦門子裡卻在不停的轉動著,滿是憂心。不過他不是替鄭軍擔心,而是替南京城裡的清軍擔心,要是這幫傢伙不頂事,叫鄭軍破了城,那滿城裡的滿州娘子們可就跟他李瞎子無緣了。
這可如何是好噢!
李瞎子撇撇嘴,一臉不甘心的模樣,背上挪了挪,準備換個舒服些的姿勢,卻發現蔣禿子正盯著自己看,神情無比詭異,不禁打了個激靈,不知道這禿子幹嘛這麼看自己。
想到大帥的叮囑,李瞎子下意識的側過臉去,心道這禿子可不是好人,俺得離他遠點,免得被他坑了。
周士相那邊可沒想著蔣禿子不記打,還“賊心不死”,打算拉李瞎子上賊船,等北伐後也給他搞一出陳橋驛兵變,從而滿足他們的“從龍”願望。這會他想的是不管鄭軍在南京打的如何,太平軍都必須馬上北伐,奪取贛州,南昌、九江,徹底佔領江西,控制上游,這樣無論下游的南京發生什麼變故,他都能從容應對。
他的計劃是若鄭軍破了南京,太平軍便揮師浙閩,把兩省地盤搶下;若鄭軍破不了南京,那太平軍便去打南京。南京城堅不假,難攻也不假,可週士相卻對破城有極大信心——抬棺材去爆便是,一具不行就兩具,兩具不行就三具,看它南京城牆到底有多固。
同時,周士相也準備北伐後在軍中推行新的軍功授爵制。這個念頭他考慮了很長時間,百般權衡利弊之後才下的決心,實行新的軍功授爵的前提是不再承認從前由永曆朝廷濫授的爵位,改以唐王監國名義重新頒授軍爵,這肯定會造成一些人的反彈。因為這麼辦的話,從前能當國公、侯爺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