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生產,使百姓休養生息,作為根本,吳三桂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方獻亭輕笑一聲,道:“王爺不必憂心此事,胡國柱將軍自入河南,地方官紳紛紛來投,這些人是治民的最好人選。”
胡於宣也點頭道:“不錯,王爺謙恭下士,思賢若渴,看重讀書人,我想這中原乃至北地的讀書人慢慢都會來到王爺麾下,到時何愁無人可用。”
吳三桂聽的不住點頭,正要開口,忽見馬寶急急上了城頭,不由止了話頭,看向馬寶。
馬寶到來後,一臉急色道:“稟王爺,貴州巡撫張國柱急報,賊秀才對咱們動手了,廣西的太平軍正在攻打咱們的獨山州!”
賊秀才搶先動手了?!
吳三桂臉色瞬間陰沉了下去,這賊秀才還真好大膽子,竟敢搶先對他動手,只是他不圖謀中原,反去打貴州是什麼意思?
(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
獨山州雖名為州,實則不過是個依山勢險要構建的堡寨,當地人又稱之為獨山城。崇禎以前,此處為明軍千戶所,負責管轄附近平浪、丹行、丹平、平州六洞司等土司。由獨山城往西就是通往貴陽的官道,往南則是廣西方向。貴州多叢山峻嶺,進出通道很少,可以說獨山城這條路是廣西進入貴州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當年清軍三路大軍攻入雲貴時,左路大軍便是由卓布泰率領由此處攻入貴州。後來線國安率軍回援廣西時,太平軍第十一鎮在鎮將高進庫的率領下與此大戰,結果高進庫戰死,全鎮可以說是全軍覆沒。此戰也間接導致了後面柳州會戰太平軍方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處於被動之中。
吳三桂反正歸明,舉兵反清後,桂黔邊境的緊張局勢得到了緩和,獨山城的吳軍甚至和對面南丹州的太平軍做起了生意,雙方默契的互抽對方商隊稅金,在長達一年的時間內,可以說是相安無事,然而戰爭卻在悄無聲息中到來。
“轟、轟!”
黎明的炮聲突然打破了大山裡的平靜,也將睡夢中的獨山城吳軍驚醒。他們一邊躲避著從天而降的炮子,一邊錯愕的看著城外如同紅色海洋的太平軍。
守衛獨山城的吳軍將領是原明朝總兵黃元才,此人當初與馬寶一起投降吳三桂,所部被吳三桂編為一營,有兵四千餘。
看著城外密密麻麻的太平軍和各式隨風飄蕩的旗幟,黃元才心不住的往下沉,他沒想到彼此間可以算作是“友軍”的太平軍會突然不宣而戰,且一次出動這麼多的兵馬。想到自己上個月還致書太平軍方面的廣西巡撫邵九公,請求他能夠售賣一些軍糧於自己,對方還一口答應下來,黃元才就覺得十分可笑。他很清楚,太平軍來攻兵馬不下數萬,這麼大規模的部隊集結絕非幾天就能完成的,糧草的籌措和運輸更是浩大的工程,沒有一兩月時間部署準備,太平軍是不可能發起進攻的。由此可見,自己一直被廣西方面矇在鼓裡,只以為清廷一日未亡,吳軍和太平軍就不會大打出手,哪曾想自己真是一腔情願,對方早就存了攻打貴州之心。
但這件事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一山難容二虎啊!
黃元才暗歎一聲。
太平軍的火炮仍在持續的炮擊獨山城,巨大的炮彈轟鳴聲響徹獨山城上空,驚得城頭的清兵不住閃躲。麾下將領都在看著黃元才,等待他的命令,是降還是戰。
黃元才內心掙扎之後,決定戰。因為吳三桂並不曾虧待於他,更重要的是他的好友現在都在吳三桂手下,倘若他降了太平軍,日後難免會和昔年好友拼個你死我活,這顯然是向來重義氣的黃元才無法接受的。
太平軍兵馬雖多,可獨山城也是險要,自己還有四千人馬,並非不能堅守下去。如果獨山失守,那麼通往貴陽的官道就會向太平軍敞開,一旦太平軍向貴州進逼,貴陽的皇帝和朝廷就會被驚動,這也是黃元才不敢想象的後果。他為人講義氣,但也忠君,當初若不是皇帝突然棄國,不知死活,馬寶和馬惟興他們又苦苦相勸,黃元才未必就會降了吳三桂。如今皇帝回來了,吳三桂也反清了,他自是不可能再反覆。
“傳令下去,死戰不退,敢有棄城而逃者,殺無赦!”
黃元才拔出了佩刀,下令死戰同時,對面太平軍軍陣中,盧光祖縱馬駛出陣前,也拔出了自己的長刀,向著獨山城發出了進攻命令。
“殺!”
早就摩拳擦掌,一心要在國內友軍面前露臉的遠征軍將士們吶喊著衝向了獨山城。這是遠征軍回國的首戰,全鎮上下